智能配送研究分析ppt

本文由用户“威ZX184552164”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6-15 07:58:37 举报文档

以下为《智能配送研究分析ppt》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探究无人配送在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商业化进程无人配送领域研究报告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概述及特征

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痛点

无人配送在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中的必要性1.1 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概述及特征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实际不是距离上的路程,而是代表客户接受货物这一重要环节。“最后一公里”是物流配送的最后一个环节,由物流企业将货物派送 到客户手中,实现门到门服务。“最后一公里”虽然属于配送的末端,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派送环节是配送中物流企业与客户直接接触的环节,客户可以 直观的从配送人员的言行举止感受企业的文化与形象,这个环节的质量和效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客户的满意度。

长期以来,作为整个物流链条中成本最高、效率最低、污染最严重的“最后一公里”,一直是配送环节效率的瓶颈。这一环节往往无法单纯依靠车辆运输实现, 有时还需面对道路的复杂性,有数据表明,末端配送环节在成本和时间上的花费要占到整个配送作业的30%以 上。因此,如何有效提升“最后一公里”的运作 效率,对于物流企业乃至社会发展至关重要。配送物品:

配送批量小、品 种多、频率高3配送流程:

物流节点多,配送 系统复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已由少品 种、大批量、少频次向多品种、小批量、多频次转变。特别是电子商务 B2C 与C2C 模式的日益发展,使订单碎片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与此相对应 的城市配送也呈现出批量小、品种多、频率高的特点。物流主要服务于商贸企业和居民消费者,其配送服务对象包括各大电商、中小 超市、大卖场、便利店、批发市场、百货商场以及社区家庭、写字楼、高校等 各种需求主体,物流节点较多。同时,由于终端消费者的配送服务需求广泛分 布在城市各个地方,城市道路网络繁杂,以及“最后一公里”道路瓶颈等因素 的制约,使得配送系统更加复杂。1.2 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痛点人为因素4客观因素痛点5:消费者对配送要求多样。消费者购物频率增加,购 物的随机性也在提升,要求配送更快响应。基于不同的末端 分布式配送场景,消费者对配送的方式也产生了诸多不同的 要求和喜好,呈现出个性化的需求。顾客在电子商务平台购 物时希望自主选择配送时间,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提货地点, 甚至可以要求交付时提供不同服务。同时,实施交付的时候 也有可能出现一些临时的特殊情况,比如希望二次配送、将 放在指定地点等,在这个过程中就可能产生无法与配送人员 匹配时间导致不能及时配送、货物遗失等问题。痛点6:配送人员服务水平不一。配送中要求将每一件货物 都安全交付至客户手中,对配送人员极具责任心和耐心,有 着极高的专业度。但目前来说,配送人员工作量大(平均工 作效率为100单/日/人)、工作时间长(每月平均27天,每 天平均11个小时),很难保证在配送每一个包裹的过程中 都保持同样的送货品质。同时,由于快递员工资和送货量挂 钩,配送员在送货时都希望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较多的投递任务。为,了压缩包裹投递时间,很多时候投递员并没有做到送货上门,而是让顾客下楼取货或者直接将包裹放在物业, 这也可能影响配送质量,导致客户的不满。痛点1:须配送货物品类众多,包括快递配送、餐饮配 送以及涌现出以蔬菜水果、蛋糕鲜花、药品等本地生活 服务配送等多种类型,配送时的具体要求不同,提高了 配送难度。

痛点2:配送过程中环境复杂,例如阴雨天、夜间配送 能力受限,货物容易损坏或丢失;配送时堵车,配送人 员为了保证速度选择违反交通规则,会增加公共交通负 担。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方,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 善,道路崎岖交通不便等问题。痛点3:配送路径复杂,交叉。目前配送主要依赖配送 员人力作业,在配送路径设计时并未多加考虑,存在重

复交叉、配送网络布局、配送车辆选型不够合理的问题, 交付环节的等待导致配送耗时长、配送资源浪费,极大 地影响了“最后一公里”效率的提升。

痛点4:配送末端场景越发复杂,城市社区、商业区、 办公区、公寓住宅楼、酒店等都成为了货物配送最后一 公里可能发生的场景,不同场景面临可能有不同的规定 和限制,增加了配送员的交货难度,增加了送货成本。以上列举的“最后一公里”配送的主要痛点,集中体现了最后一公里配送在送货效率、送货安全、送货成本三个方面的问题。市场提出了很多解决办法,比如约 定送货上门时间、在社区便利店自提、设置社区自提柜等等,这些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货物安全问题,但依旧无法从根本上降本增效,物流配送“最后一公 里”需要更加智能化的手段来优化。1.3 无人配送在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中的必要性由图1所示,自2010年起中国历年快递业务量不断增加,截至2019年全年业务量达635.2 亿件,日平均业务量达1.74亿件(假设全年无休)。增速方面,2011至2016年之间,增速 一直保持在50%上下;自2017年开始逐步回落,预计2020年增速回落至16.5%。23.4 36.7 56.9 91.9 139.6 206.7 312.8 400.6 507.1 635.2 756.84%55.04%61.51%51.90%

48.07%51.33%28.07%26.59%25.26%0.7

0.6

0.5

0.4100

0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2010-2020年 中国快递业务量及增速0.3

16.50% 0.2

0.1

40.0

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业务量(亿件) 增速103.97%63.89%45.14%37.57%31.80%

23.16%

9.5 11.7 27.7 56.5 92.6 134.4 184.9 243.71.6

1.4

1.2

1

0.8

0.6

0.4

0.2

0050100200

1502503002013-2020年 中国即时物流订单量及增速

136.75%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催生了物流配送的迅猛发展,如图所示,预计2020年快递业务量将达到740亿件,即时配送订单量将达到243亿。不断增长的业务量 和订单量将给末端带来极大的配送压力。5数据来源:前瞻经济学人,36氪创投研究院整理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订单量(亿单) 增速

数据来源:前瞻经济学人,36氪创投研究院整理

由图2所示,自2013年起中国即时物流订单量从2013年的9.5亿单,截至2019年全年达 184.9亿单,日平均订单量达0.50亿单(假设全年无休)。增速方面,2015年即时物流 订单增速达行业最高135.75%,之后逐年回落,预计2020年增速为31.8%。注:即时物流业务包括,以外卖业务为主的美团、饿了吗外卖平台,也包含不以外卖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同城跑腿平台闪送、达达;药品配送平台叮咚快药;生鲜配送平台盒马生鲜、京东到家、每日优鲜等。1.3 无人配送在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中的必要性配送痛点持续存在,配送需求与日俱增。另一个事实是,中国适龄劳动力人口的不断减少。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由 右图所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 岁)在 2013 年开始逐年下降,2019 年的7年内减少 2300 万,随着中国逐渐步入老年社会以及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 速,适龄劳动人口数量与日益增长的生产建设、服务消费需求之间产生了巨大 差距。具体就末端配送来说,电商的快速发展让快递、外卖的人力支出成为各平台的 重要支付成本。可见,单纯依靠人工进行货物配送,已经无法完全解决当下物 流配送“最后一公里”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多家大平台和众多的***开始探索如何使用无人车、无人机、配送机 器人来提升“末端配送”的效率。据麦肯锡预测,未来10年,80%的包裹交付 都将自动进行配送 。目前,对无人配送的期待与关注已经从学术、工业界往应用市场蔓延开来。从

“最后一公里”末端物流的应用场景入手,推进无人配送技术的落地,也被认为这 是一条比较切实可行的演进道路。本文接下来的部分,就将从定义、应用场景、政策、***、室内外 配送市场规模及其细分行业等几个方面来展示和探讨无人配送的商业化进程。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36氪创投研究院整理91954915849109690747901998972989640880008850089000895009000090500910009150092000925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中国劳动年龄(16-59岁)人口数量(万人)6无人配送无人配送的定义及应用场景

无人配送领域相关政策

无人配送国***2.1 无人配送的定义及应用场景无人配送是指物品流通环节中没有或是少量人工参与,用机器替代人工或者人机协作的配送方式,达到提高效率、减少成本的目的;其需求场景众多,包括 快递、外卖、B2C零售、商超便利、生鲜宅配、餐馆/KTV配送、C2C配送需求等。

根据目前无人配送可实现场景的距离范围,可分为三类:

(1)10-100米:酒店、写字楼、商场等场景。该范围多为室内环境,人员流动大、环境相对多变,对机器人的性能要求较高。

(2)100-1000米:社区、园区等场景。该范围多为室外环境,相比于室内环境,光线强度变化较大,环境复杂度更高、路况更复杂。

(3)1000米以上:符合自动驾驶场景等室外环境。

本文中,将第(1)归纳为室内配送;将第(2)(3)归纳为室外配送。后文将按照这个分类分别对室内、室外配送进行分析。社区怕医院室内配送主要面临的是距离在100米以内配送问题,最后100米环境复杂

(例如,乘坐电梯、上楼梯、找门户、避开人群障碍等),因此更被视为 需要通过无人配送改良的环节。室外配送 室内配送

住宅小区 校园 园区 酒店 商场 餐厅机场室外配送主要面临的是距离在100米以上的配送问题,即购买的物品 被配送到配送仓库后,从一个分拣中心,通过一定的运输工具,在一 个开放或半封闭的路段或住宿小区、公园园区、校园园区内,将货物 送到客户所在的楼下或集散点。

针对室外配送的无人配送 设备有配送无人机和无人 驾驶物流车。室内配送通常发生在封闭的场合内, 例如酒店、餐厅、商场、公寓中, 针对室内配送的方式有配送机器人。82.2 无人配送领域相关政策9无人配送的大规模应用需要很多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支持。近年来,我国在无人配送领域的政策不断完善,一系列政策都为中国无人配送提供前所未有 的发展机遇。信息来源:公开资料,36氪创投研究院整理2.3 无人配送国外发展现状10随着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盯上 无人配送这一领域。

无人配送领域走得最早的是亚马逊。2013年它便提出无人机送货计划, 三年后其开发出的快递无人机Prime Air送出了第一单。同样研发送货无 人***还有美国***Workhorsey,其研发的送货无人机产品叫 做的HorseFly。

成立于 2014 年的英国无人配送车*** Starship Technologies,其 机器人 Starship 配备 9 个摄像头,具备完整的避障系统,可完全自动执 行任务,能够以每小时 4 英里的速度行驶,每次可以运送 20 镑(约 9 公斤)的物品。美国硅谷的*** Nuro 也推出了全自动无人配送车 R-1,该无人配送车不是为低速园区内或者人行道而设计,而是可以在 绝大多数城市内的地面道路上行驶。

和 Yelp 合作的美国的机器人*** Marble ,用机器人配送外卖,用 户使用 YelpEat24 的软件下单后,可以选择让机器人送餐上门。类似的 无人配送车还包括美国 Robby Technologies 公司的Robby 机器人、日 本机器人开发*** ZMP 发布的 CarriRo Delivery 等。资料来源:公开资料,36氪创投研究院整理信息来源:公开资料,36氪创投研究院整理2.3 ***11在国内,京东、菜鸟、苏宁、顺丰、美团等本身自带物流配送业务的***纷纷 入局无人配送领域,大公司通常通过自研+合作的方式。一方面,其开发的产品已经 成型,并在各应用场景进行测试运营。另一方面,建立合作,构建平台,将其本身 业务优势结合无人配送技术,和***共同打造高效、便捷、优质的无人配送物 流体系。

***方面,按照应用场景和配送设备的差异,国内无人配送领域的***可 分为两个场景、三种类别:

室外配送:

专注于配送无人***,例如迅蚁科技、亿航、智航等;

专注于无人配送***,例如:行深智能、白某某、新石器、智行者等; 室内配送:

专注于配送机器***,例如:擎朗智能、云迹科技、优地科技等。国内的无人配送起步比国外稍晚,但是国内的企业有着明显的场景优势。第一,配送业务量级来说,国内的物流业务需求规模巨大,远超其它任何一个国家。其 次,国内人口密度较大,每单配送的距离相对较短,对无人配送设备的可持续工作能力要求相对较低,根据目前无人配送技术的发展程度来看更容易满足需求, 易于落地。第三,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带动下,人们对新兴事物的可接受程度变高,由此带来的是无人配送产品的可实施落地的场景愈加丰富。

但目前来说,现在国内外众多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了无人配送在特殊环境中能够 发挥其替代人工的作用,让更多人知道无人配送及其优势,也展现了 无人配送目前所达到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范围,成功教育了市场。加速无人配送在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落地

美团、京东还有苏宁的无人配送车在疫情期间都直接进入各大社区, 进行实际地末端配送。其中京东表示,原本预计在2020年内陆续完 成相关无人车的量产和推进工作,因疫情的原因,使这一计划被迅速 提前,目前已经在工厂加紧生产,即将运往武汉的无人车有30台。可

见疫情的到来,无疑加速了无人配送的物流末端配送场景的落地进程。

无人配送的应用场景得到进一步开拓

除了末端配送外,此次疫情提醒市场,某些高危场景也存在无人配送 需求,例如,病患集中的医院和隔离区。“机器替代人工”的想象空间 进一步扩大,不光在已有的末端配送场景中可以使用,在很多危险、 不适宜人类自主完成的场景,无人配送大有可为。46… …疫情在短期之内对市场需求有一定刺激作用,当长期来 看,无人配送的商业化进程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要走。Thanks![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智能配送研究分析ppt》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