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劳动教育学习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劳动教育》
学习报告
题 目: 新时代青年要在劳动中培养劳动精神
院 系: 电子电气***
学 号: ***2
姓 名: 赵某某
授课教师: 高某某
完成时间: 2021年1月
新时代青年要在劳动中培养劳动精神
赵 佳 ***2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今日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国家的成就让人民倍感幸福,幸福的获得更凝聚着人民的辛勤劳动。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
马克思曾经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里“有生命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现实的历史的人”。`在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中,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着客观世界,同时人自身也在被创造、被改造,这就是劳动实践活动中“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相互作用,正是这种相互作用,人因世界而崇高,世界因人而精彩。
劳动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和创新,用劳动精神培育新时代青年不仅是青年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更是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一重要论述明确提出了用劳动精神来培育新时代青年的时代要求,并为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青年劳动精神缺失与弱化的问题指出了解决方向。
1.热爱劳动是培养劳动精神的基础
劳动是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又是人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手段。热爱劳动,既是一个人生存需要的本能反应,又是一个人实现社会化的必要路径。诚实劳动、艰苦朴素、自食其力,向来是我们中华民族推崇的道德理念,也是中华文明延续不绝的价值底线。习近平总书记说“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新时代青年要从灵魂深处培养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尊重在平凡岗位上辛勤劳作的每一位自食其力者,因为正是他们构筑了国家和社会安定繁荣的基石。
培养正确的劳动理念
劳动精神归根到底反映的是思想情感和价值态度,其培育的核心在于塑造正确的劳动理念和劳动价值观。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正确的劳动观念是维系人们职业活动和职业生活的思想观念保障。在职业胜过中,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弘扬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就能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并从中培养出正确的劳动精神。
同时,青年不应该心浮气躁,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从最普通的事情做起,任何幸福的生活都是从最实在的奋斗开启。不甘心平凡说明一个人积极进取,不愿意付出却映照一个人心浮气躁。新时代青年要明白每个人的平凡付出,既是对国家累土的贡献,更是对自己价值的彰显。新时代青年要善做、乐做一名普通劳动者,承认再平凡的劳动都是光荣的、崇高的、伟大的、美丽的。一夜成名暴富不应该成为新时代青年的价值取向,一身真才实学才应该是新时代青年的成长底气。
3.劳动精神的培养离不开锻炼劳动意志
青年正处于身心发展、三观形成、素养提升的关键期,处于创造社会价值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期,是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继承者和践行者,因此,在这个阶段学会从劳动中培养劳动精神、锻炼劳动意志尤为重要,我们不仅要从刻苦劳动中锻炼出坚韧的劳动意志,还要学会从劳动模范学习他们的劳动精神。
像全国劳动模范申某某就是新时代青年学习劳动精神、锻炼劳动意志的好榜样。1952年,申某某带领西沟村姐妹们冲破“好女走到院,好男走到县”的陋习,下地劳动,率先在全国争得了男女同工同酬的权利。半个多世纪以来,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地位如何变迁,她始终坚持扎根西沟,建设农村。上个世纪70年代,在担任省妇联主席时,明确提出“不转户口、不拿工资、不离西沟”。改革开放前,带领西沟的乡亲们完成荒山造林2.5万亩,种植10万棵桃、杏、枣、核桃等经济树,垫成了500亩高产田,修筑了2万多米的谷某某。把一个几乎不具备生存条件的旧西沟建成全国闻名的模范村。
我们青年要深入学习劳模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中感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创新拼搏的劳动精神,锤炼精益求精、孜孜不倦、任劳任怨的劳动意志,人的成长需要经验的浇灌,在这个新时代,作为新青年的我们,恰好最需要这种经验来拓宽我们的学识,丰富人生的阅历,帮助我们成长。而这些好处也都是劳动带给我们的,在劳动的过程中,我们会从劳动中慢慢吸取经验,慢慢成长并会锻炼出坚韧的劳动意志和宝贵的劳动精神,馅饼不可能从天而降,美好的生活都是靠自己的双手拼搏过来的,想要拥有幸福的生活就必须通过自己的双手去从劳动中获得。
参考专著:[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作者:沈某某 王某某 等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用劳动培养新时代青年》 作者:李浩
《劳动教育》实践反馈表
姓名
赵某某
学号
***2
学院
电子电气***
实践
选题
打扫寝室
选
题
目
的
和
意
义
寝室是我们下课后休息和平时和同学一起居住的地方,所以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居住,对于我们的生活是很有必要的。寝室卫生对于我们青年不仅在学习和身体健康上有重要影响,还是检验一个人的道德素质高低和生活习惯的一个重要标准。一个舒适卫生的环境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也能间接的提高我们的学习专注力和学习质量,我们有至少4年的寝室生活,维持好寝室卫生是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的第一步,所以打扫寝室,维持寝室卫生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关注的课题。
实践时间与地点
2020年12月29日
三期学生公寓24号楼3011
实践
内容
关于寝室打扫,我们的寝室虽然不能算是非常脏的那种,但是,我们的寝室算是比较乱的,因为我们男生平时有时不在乎生活上的这些细节的东西,也有时候比较粗心比较懒,所以宿舍一旦经常不整理,就会堆积许多杂物,有用的没用的都有,有时候顺手就放的东西除非要用的时候就再也不会管了,导致寝室里的空间因为堆积的杂物问题而变得可以活动的空间变小了,看上去也很乱。对于这个脏乱的环境,我们4个人也终于无法容忍下去了,所以最终我们决定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一次大扫除,这次大扫除是因为我们平时懒散、不注重卫生的问题所导致的。在开始大扫除之前,我们先将许久没有拿出来也很长时间没有用过的扫帚和拖把久违地拿出来了,拿出了扫帚和拖把之后,我们也要开始了,将不要的占地方的东西一并清理清除出去后我们就先对寝室的地面用扫把反反复复清扫了一遍又一遍,对面表面清理完之后,我们就拿出拖把,将拖把沾上水弄湿之后,将寝室的地面反反复复拖了一遍又一遍,地面终于在我们一遍又一遍的清理之后变得干净了许多,然而,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有许多犄角旮旯没有处理,所以我们决定进行寝室角落的清理环节,我们将角落堆积已久的灰尘扫了出来。做好了这些,我们就开始各自清理自己的内务,整理自己的桌子柜子一类,还有床上的被子,整理完这些之后,我们就去整理了阳台的一些东西,阳台上挂满了我们的衣服,堆了好多我们晾的鞋,所以阳台显得也有点乱,我们4人将各自鞋子分类放好,将一些放了有些时日的鞋子收进了寝室,放在了各自的柜子里,紧接着便是打扫自己的桌子,其实我们的桌子都意外比较乱,因为都喜欢把电脑,书本全都堆在一起,而且耳机线和充电线什么的也都缠在了一起,我将书本全部放在了侧边的书架上,这样不仅整理了内务也方便了自己,之前书本全部堆在一起,每次上课前找书本都要花半天,在整理过后再次寻找书籍方便了好多,除此以外,我把电脑充电线以及适配器等放在了书桌下面,节约了不少空间,这次的打扫不仅使得我们的寝室干净了许多,我们空间也宽敞了许多。
实践收获
本次实践使我收获颇丰,最直观的一点便是寝室干净了不少而却宿舍的空间宽敞了许多,对于日常的生活起居都方便了不少,生活居住环境的整洁,也使我们心情愉悦,毕竟没有人会看着一间杂乱的寝室而感到开心。除此以外,我平时在家也是一个比较懒散不爱打扫的人,家里的内务整理全是我家长管理,自己从来没有着手干过这类事情,因此这次的初体验也给我带来了新奇和收获颇丰的愉悦,同时我也体会到了妈妈平时打扫时的辛苦,所以为了帮助妈妈以后我也要养成整理内务的良好习惯,与此同时,这次实践也是对于我们大学生能力的一种培养,也给我们的学习带来许多帮助,寝室卫生也是检验一个人的道德素质高低和生活习惯的一个重要标准。一个舒适卫生的环境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也能间接的提高我们的学习专注力和学习质量,能为我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主性,而且以后我们在工作之后会自己生活,所以打扫整理能力对于我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让我们养成劳动最光荣的理念以及意识,这对于我们如今的生活以及未来都是相当有帮助的。
照片
附注
附实践照片不少于3张,并对每张照片的实践场景与内容简要说明。
打扫前:
打扫中:
打扫后:
以上为《劳动教育学习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