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没有萧条的行业:李嘉诚的排兵布阵告诉我们什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没有萧条的行业:李嘉诚的排兵布阵告诉我们什么
李嘉诚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媒体和老百姓的高度关注。从李嘉诚抛售几处物业,到卖掉屈臣氏部分股权,等等,每一次都引起非同寻常的关注,甚至是恐慌,“连李嘉诚都不看好中国了,我们这些小企业该怎么办?”,这是很多企业家问过我的问题,我只能告诉这些企业家,不要受媒体的误导,好好做自己的事。今天,我想就李嘉诚抛售物业背后的商业逻辑,以及李嘉诚的排兵布阵和战略转移,和国内的企业家谈谈,我们该如何向这位首富李嘉诚学习,这些文字都收录在我七月出版的书《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中,有兴趣进一步深入了解的读者不妨加以关注。我一直认为“只有萧条的企业,没有萧条的行业”,因为老百姓衣食住行的需求是一直都存在的,企业需要改变的只是经营方式。接下来,我们就学习一下在目前的萧条下李嘉诚是如何在全球排兵布阵的,大家可以学学这位华人首富的投资经,真是最值得我们内地企业家学习。
宗庆后的女儿宗某某说:“李嘉诚都要走了,我为什么不能走呢?”所以“李嘉诚要走”似乎给我们中国带来了极大的震撼,那么他真的要走了吗?据媒体的报道,李嘉诚已经把几个物业抛售了,其中包括香港的百佳超市、嘉湖银座广场,以及内地的广州西城都荟广场和**_*,据估计总金额高达410亿港币,李嘉诚准备拿这笔钱去英国投资。根据我们所搜集的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李嘉诚陆陆续续在英国投资超过4000亿港币,他已经控制了英国25%的天然气、30%的电以及7%的水,难怪英国人惊呼:“李嘉诚控制了英国!”
那么李嘉诚真的是要退出中国转战英国吗?这才是值得我们关心的话题。首先我们不要随风起舞,不要媒体这么一说咱们就跟着激动、就开始评论,我们应该用数据说话。各位知道李嘉诚的商业王国有多么庞大吗?
李嘉诚所控制的企业,包括***以及非***,密密麻麻的控股结构彰显了他的商业王国有多么庞大。李嘉诚直接控股的***就多达22家,总市值9370亿港币,再加上他在新加坡控股的一家,在加拿大控股的一家,总市值应该是1.2万亿港币。这1.2万亿港币是什么概念呢?10年前它占到香港***总市值的28%,2013年占到香港本土***总市值的13%。
这次李嘉诚卖掉的4个物业,总收入是410亿港币,只占到1.2万亿港币的3.4%而已。这么说起来比例似乎并不大,那么问题是什么?问题是过去几年里李嘉诚在英国投资超过4000亿港币,这4000亿港币占到他整个商业帝国的1/3,也就是说李嘉诚整个帝国的1/3的投资量都转移到英国去了,这才是值得我们关切的事实。
除了把上述4个物业卖掉以外,2013年9月28日李嘉诚旗下电能实业宣布将香港电灯部分股权分拆上市,估计又可以拿到400亿港币左右,这笔钱李嘉诚还是要投到英国去。这几年李嘉诚持续对英国增加投资,让我们不得不感慨他可能真的要走了。李嘉诚这个人跟我们想的是不一样的,他的经营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分析。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他到底在想什么,他又有什么投资理念。
2003年的时候我在北京上课,刚好有机会跟李嘉诚做过论坛,会上有人问过他一句话:“李先生您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他讲了两个字令全场都感到特别意外——“保守”。“保守”这两个字我相信国内企业家是说不出来的,因为我们的企业家最喜欢做大做强,不但不保守,反而反保守,几乎每个人都想着一定要做成中国最大的、最好的。
衡量一个真正伟大企业的标准,不是看它在经济好的时候能够赚多少钱,而是看它在经济大萧条的时候,碰到危机冲击时能够不倒闭,这也能体现企业家真正的水平。所以我也要把“保守”这两个字送给我们中国企业家,千万不要告诉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人的企业战略。
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一下,在李嘉诚的所有业务中,地产是最好的,商业地产只租不卖,整体回报率超过50%;其次是基建,除了控制香港的基建之外还大量转战欧洲,所以继续维持40%的回报率;再次是通信,通过低买高卖可以使回报率从5%暴涨到39%;最后是所谓的较差的零售,虽然只有7%的回报,但是卖掉百佳超市后可使整个零售业的回报率增加。
除了上述几项业务外,还有能源和港口,目前还没有看到他有什么新的、大的计划。但我相信在我们不知道的当儿,他可能正在开始下一轮的投资行动,而且目的很单纯,就是要拉抬企业利润,提高回报率。这才是一个有序经营保守企业家真正追求的目标,这一点值得我们内地企业家学习。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没有萧条的行业:李嘉诚的排兵布阵告诉我们什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