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家--于某某介绍

本文由用户“狂行威武”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4-20 08:45:24 举报文档

以下为《人民教育家--于某某介绍》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文育人 德智融合

于某某这是一个在谈到新中国语文教育思想变革时不得不提的名字,也是无数中国教师心中的偶像。68年的从教生涯,于某某“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神走出了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教文育人”“德智融合”等主张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被誉为“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

开设公开课近2000节、培养三代特级教师、著述数百万字……如今已90岁高龄的**_*学名誉校长、“人民教育家”于某某,依然以奋斗姿态站在教育改革和教师培养最前沿,践行着“让生命与使命同行”的铮铮誓言。

在她教过的学生中,有人在毕业十几年、几十年后,还能整段背出她当时在课堂上讲过的话;在她带教过的老师里,有人为了“抢”到前排座位听她上课,竟不惜专门配副眼镜,冒充近视眼……

于某某的语文课,就是有这样的魔力。

“流利动听,如诗一般,没有废话,入耳入心。”于某某的学生、原**_*小学校长葛起裕说。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语文教师,于某某带着人民教师的初心和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探索语文教育的“秘密”。

1978年初,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兴奋的于某某找到学校数学老师,告诉对方“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我们唱个‘双簧’,你给学生讲陈景润的科学贡献,我讲陈景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这正是于某某“教文育人”思想的体现。在她看来,语文不仅是教孩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更是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态度、情感世界。

从教生涯中,于某某总是想方设法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她首创教师与教师的师徒“带教”方法,让一批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并形成了全国罕见的“特级教师”团队。

教师这个职业,寄托着于某某一生的追求与热爱。“我甘愿做一块铺路石,让中青年老师‘踏’过去。”她说。

于某某家里有一本她专用的挂历,挂历上几乎每一个日子都画上了圈,不少格子里还不止一个圈。她用“来不及”形容自己的工作,因为还有太多事情值得她“较真”。

当教育功利化现象愈演愈烈,家长忙于带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校外补习班,学校只盯着升学率的时候,她呼吁:“教育不能只‘育分’,更要教学生学会做人。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

当看到小学生写下“祝你成为百万富翁”这些“毕业赠言”时,于某某感到忧心。“‘学生为谁而学、教师为谁而教’,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动力方面多下点功夫。”

于某某还认为,中国教育必须有自己的话语权。她多次撰文说,任何国家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必须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为本民族、本国建设服务的人才。眼光向内,不是排斥国外,而是立足于本国,以我为主。

从教68年,于某某从未离开讲台。她臂膀单薄而一身正气,始终挺着中国教师的脊梁。“当我把生命和国家命运、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就觉得我永远是有力量的,我仍然跟年轻人一样,仍然有壮志豪情!”于某某说。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人民教育家--于某某介绍》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