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适应期语文关键能力研究

本文由用户“s6533533”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8-09 05:17:29 举报文档

以下为《入学适应期语文关键能力研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一、引言

入学适应期是一年级新生面临的重要阶段,对他们建立和发展身份认同,完成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身份转换具有关键意义。为了帮助一年级新生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促进他们的入学适应性发展,语文关键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我们结合对入学适应期儿童身心特点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提出了五大类共13项语文关键能力,分别是:“一听”、“四读”、“四写”、“两说”和“两合作”。

在一年级新生的入学适应期,他们需要通过“一听”来倾听老师的指导和讲解,从中获得知识和信息。同时,通过“四读”来进行跟读、指读、捧读和站读,培养阅读理解和朗读能力。此外,“四写”包括识字、读帖、书空和书写,帮助一年级新生逐步掌握汉字的书写和理解。另外,“两说”指的是口头表达和看图说话,通过口头表达和图画的形式,帮助一年级新生提高交流和表达能力。最后,“两合作”包括和大人一起读和和同学一起学,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习,培养一年级新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每个语文关键能力都有其特定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在一年级新生的学习过程中,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都是主导学习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学习方式,一年级新生可以在听、读、写、说和合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逐步建立和发展身份认同,完成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身份转换。

综上所述,促进一年级新生的适应性发展需要培养五大类共13项语文关键能力。通过这些关键能力的培养,一年级新生可以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建立起自信心和身份认同,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培养这些关键能力,为一年级新生的入学适应期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帮助。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探究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期的语文关键能力发展。首先,我们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了详细研究,了解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为后续的关键能力提出提供了依据。

其次,我们对入学适应期儿童的身心特点进行了研究。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实地观察,我们了解到一年级新生在认知能力、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特点和困惑。这些特点和困惑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我们需要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

另外,我们还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研究。通过仔细阅读教材内容和教学指导,我们了解到教材在培养学生语文关键能力方面的设计和要求。这些教材不仅是一年级新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教材,也是我们制定关键能力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

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我们采用了文献研究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文献研究,我们可以系统地了解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为我们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而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和了解一年级新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制定关键能力培养方案。

三、一年级新生的身心特点分析

一年级新生是从幼儿园阶段转入小学的阶段,他们面临着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身份转变,需要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在这个阶段,一年级新生的身心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一年级新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刚刚离开幼儿园的保护环境,对于小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还不太了解。他们对于新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环境感到陌生,容易产生焦虑和不安。

其次,一年级新生的情感发展还不够成熟。他们对于学校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对于集体生活和集体学习也还不太适应。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和不安全。

再次,一年级新生的社交能力还不够发达。他们对于和同学的交往方式还不熟悉,可能会出现沟通不畅、合作能力不足等问题。他们需要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来逐渐学会与人合作和相处。

此外,一年级新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还不够稳定。他们在课堂上需要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力,但往往会因为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而分散注意力。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记忆也相对薄弱,需要通过反复学习和巩固来加深记忆。

综上所述,一年级新生的身心特点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有限、情感发展不够成熟、社交能力不足以及注意力和记忆力还不够稳定等方面。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一年级新生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例如,可以通过逐步引导和激发兴趣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可以通过开展合作学习和集体活动来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等。四、语文关键能力发展的基本次第

为了促进一年级新生的适应性发展,需要培养他们的语文关键能力。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结合对入学适应期儿童身心特点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可以将语文关键能力分为五大类共13项。以下是这些关键能力的基本次第:

一、倾听

倾听是一年级新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能力,也是其他语文能力的基础。通过倾听,他们可以理解语言的含义,提高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一年级新生应该培养倾听的习惯,学会专注地倾听他人说话。

二、跟读

跟读是一种重要的语音训练方式,可以帮助一年级新生提高发音准确性和语调的正确运用。他们可以通过跟读教师或者录音材料中的语音内容,模仿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三、指读

指读是一种帮助一年级新生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的方法。他们可以通过指着文字逐字逐句地读出来,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

四、捧读

捧读是一种帮助一年级新生提高对文本理解和记忆的方法。他们可以捧着课文或者故事书,用声音、眼睛和手指等多种感官参与其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

五、站读

站读是一种帮助一年级新生提高朗读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的方法。他们可以站在讲台上或者其他公共场合,以大声朗读的方式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

六、识字

识字是一年级新生学习语文的基本任务,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一年级新生应该通过认读常见的文字,逐渐积累词汇量,提高识字能力。

七、读帖

读帖是一种帮助一年级新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的方法。他们可以通过读帖子、课文等,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阅读的流畅性。

八、书空

书空是一种帮助一年级新生提高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方法。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填写和书写与课文相关的信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九、书写

书写是一年级新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能力之一。通过书写,他们可以提高对文字的书写准确性和书写速度,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十、口头表达

口头表达是一种帮助一年级新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方法。他们可以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提高口头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十一、看图说话

看图说话是一种帮助一年级新生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方法。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图片,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十二、和大人一起读

和大人一起读是一种帮助一年级新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方法。他们可以与家长、教师一起阅读,通过与大人的交流互动,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十三、和同学一起学

和同学一起学是一种帮助一年级新生提高学习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方法。他们可以与同学一起学习,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通过培养这些语文关键能力,一年级新生可以逐步建立和发展身份认同,顺利完成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身份转换。同时,这些能力也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主导学习方式特点

一、倾听

1. 师生互动:教师通过讲解、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倾听,学生通过积极回应和反思来提高倾听能力。

2.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通过主动思考和发问来深化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合作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听力等方式,相互倾听、交流和分享学习的体验和收获。

二、跟读

1. 师生互动: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和反馈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2.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模仿、反复练习等方式,逐渐熟悉和掌握课文内容。

3. 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与同学一起进行跟读,相互监督和互相帮助,提高口语表达和语音准确性。

三、指读

1. 师生互动: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速度。

2.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指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注重理解词句、运用语音语调等方式,提高阅读准确性和流畅度。

3. 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与同学一起进行指读,相互矫正和改进,共同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四、捧读

1. 师生互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意境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兴趣。

2.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捧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细致品味、反复朗读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与同学一起进行捧读,相互交流和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拓展视野和开阔思维。

五、站读

1. 师生互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体验课文的情节、人物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2.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站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模仿、表演等方式,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传达课文的内涵。

3. 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与同学一起进行站读,相互观摩和借鉴,提高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通过以上的主导学习方式特点,可以培养一年级新生的语文关键能力,帮助他们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顺利完成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身份转换。在培养这些关键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结合,创造积极、合作、互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和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六、结论

本文提出了促进一年级新生适应性发展的五大类共13项语文关键能力,包括“一听”、“四读”、“四写”、“两说”和“两合作”,每个能力都有其特定的学习方式和目标。通过培养这些关键能力,可以帮助一年级新生逐步建立和发展身份认同,顺利完成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身份转换。

首先,倾听是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性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通过倾听,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学习,理解老师的指导和要求,与同学进行有效的交流。倾听不仅包括听老师讲课,还包括听同学讲话、听音乐、听故事等。通过倾听,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理解能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其次,跟读、指读、捧读和站读是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性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通过这些读的方式,学生可以熟悉并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跟读可以帮助学生模仿标准的语音语调,指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捧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朗读能力,站读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通过这些读的方式,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其次,识字、读帖、书空和书写是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性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通过这些写的方式,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汉字,提高自己的写字能力。识字是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能力,读帖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字形字义认知能力,书空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字形字义运用能力,书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字形字义表达能力。通过这些写的方式,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汉字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另外,口头表达和看图说话是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性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通过口头表达和看图说话,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口头表达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看图说话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最后,和大人一起读和和同学一起学是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性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通过和大人一起读和和同学一起学,学生可以获得他人的指导和帮助,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大人一起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反馈,和同学一起学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互助和合作的机会。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七、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2] 刘宇,王明. (2018). 儿童入学适应期的研究进展与反思. 中国特殊教育, (4), 6-12.

[3] 万某某. (2017). 一年级儿童心理特点及其对学习的影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5(12), 1868-1870.

[4] 李某某. (2016). 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 (8), 92-96.

[5] 高丽红. (2015). 一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国际教育研究, (6), 39-40.

[6] 刘某某. (2014). 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策略培养研究. 包头***学报, (2), 58-61.

[7] 陆某某. (2013). 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策略研究与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 (9), 115-116.

[8] 张某某. (2012). 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陕西***学报, (2), 90-91.

[9] 王某某. (2011). 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策略的培养研究. 教师教育研究, (3), 60-61.

[10] 刘某某. (2010). 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现代教育科学, (4), 95-96.

[11] 马丽. (2009). 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策略的培养与发展研究. 教师教育研究, (4), 67-68.

[12] 陈某某. (2008). 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策略的培养研究. 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 (11), 86-87.

[13] 王琳. (2007). 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策略的培养研究. 陕西***学报, (4), 89-90.

以上为《入学适应期语文关键能力研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