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的管理与护理ppt

本文由用户“coolli1986”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2-26 12:52:00 举报文档

以下为《人工气道的管理与护理ppt》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人工气道的管理与护理 讲者:科室:ICU 在危重病人的急救和治疗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是争取救治时间,保障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确保各项治疗顺利实施的首要环节。人工气道是通过鼻腔或口腔或直接在上呼吸道置入导管而形成的呼吸通道,人工气道既是保证气道开放,防止气道不通畅或被阻塞的主要措施,也是连接患者和呼吸机的唯一途径,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和呼吸辅助;治疗时间长短,人工气道可选择简易口鼻咽通气管。气管内插管和气管切开,其中气管内插管是急救,重症监护领域最常用的呼吸道通畅的方法。1、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

2、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目的;1气管插管按路径不同分经口和经鼻气管插管两种。

(1)经口气管插管:是经口将气管插管导管置人呼吸道,依靠气管插管导管外的气囊将气道密闭,并由气管插管导管直接与呼吸机相连,进行机械通气,是临床应用最普遍的人工气道法。

(2)经鼻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较经口插管难度大,因为它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有一个关口,即鼻后孔。气管切口造口置管是指利用器官切口的方式在气管上造口并置人气管套管的人工气道法。

(1)适应证:喉阻塞、下呼吸道分泌物遗留、预防性气管切开造口置管、取气管异物、颈部外伤并伴有咽喉或气管、颈段食管损伤者;

(2)方法及术后处理气管切开术后要保持合适的体位、呼吸道通畅以及防止感染和呼吸困难。让患者采取平卧位或半卧位,翻身或改变体位时头颈部以及上身应该保持在同一条直线,避免气管套管脱落。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内温度宜在22度左右,湿度在90%以上,要注意气道湿化,避免产生气管干燥。2人工气道的护理;3 人工气道建立后,是部分上呼吸道的正常生理功能丧失,如呼吸道对吸人气的加温、加湿作用和部分防御功能。另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均可产生一系列并发症,有些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

1、人工气道的固定

(1)气管切开造口置管的固定 准备两根寸带,一长一短,分别系于套管的两侧,将长的一根绕过颈后,在颈部左侧或右侧打一死结,系带松紧度,以容纳一个手指为宜。注意不要打活结,以免自行松开,套管固定不牢脱出。

(2)经鼻气管插管的固定 剪一根长10cm,宽2.5cm的白布纹胶布,从中间剪开一部分后固定,宽的一端贴在鼻翼上,将另一端两条细长的胶布,分别环绕在气管插管的外露部分。胶布应定时更换或潮湿后随时更换。

(3)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 剪一段长约35cm,宽2cm的胶布,从一侧剪开32cm,未剪开的一端固定在一侧颊部,将气管插管靠向口腔的一侧,剪开的一端胶布以气管插管外露部分为中心,交叉固定在另一颊部,注意经口气管插管要防治牙垫,防止病人双齿咬合时,夹闭气管插管。

2、人工气道的湿化

正常的上呼吸道黏膜有加温加湿,滤过和清除呼吸道内异物的功能。呼吸道只有保持湿润,维持分泌物黏度,才能保持呼吸道黏液—纤毛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和防御功能,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道加温、加湿功能丧失,纤毛运动功能减弱,造成分泌物排不出不畅。因此,做好气道湿化是所有人工气道护理的关键。(1)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气道湿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呼吸机上配备的加湿和湿化装置。另一种是借助护理人员,应用人工的方法,定时或间断地向气道内滴人生理盐水的方法,只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液且不易用水冲净。提示有严重感染,需抗感染治疗或已采取的抗感染措施无效需调整治疗方案。极黏稠痰不易吸出,提示气道过干或伴有机体脱水现象,须及时采取措施。

(2)防止气道阻塞:人工气道阻塞可严重影响通气的效果,而气道湿化不足或吸引不充分是引起气道阻塞的主要原因。患者一般因通气不足和二氧化碳潴留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发绀,甚至意识丧失等。

(4)防止气压伤:气管内导管和气囊压迫气管壁造成气管黏膜水肿、糜烂、溃疡以致狭窄,是机械通气的并发症,为减轻气囊对局部黏膜的压迫,宜尽量采用高容低压套囊,避免过度充气,或采用带有双套囊的导管,交替使用减少气管黏膜局部压迫。谢谢大家的聆听[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人工气道的管理与护理ppt》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