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高考语文-文言实词的基本知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高考语文?文言文部分 文言实词的基本知识
1.《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
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
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
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
?
2.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有本字而不用,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例如: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某某。?(“蚤”同“早”)?(《鸿门宴》)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同“背”)?(《鸿门宴》)
识别通假字的方法:
(1)字义分析法。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本字”)在字义上一般没有关系。如果用A来解释,A字的字意与句子的意思有矛盾,而换成本字B来解释,句子通顺,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A”通“B”。例如:
①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报任安书》)
②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
分析:①句中“责”根据前文有“偿”,理解为“责任”是不通的,而理解为“债”可通,故可以断定其通“债”。②句中“景”理解为“景物”“情景”“景色”均说不通,故可以考虑这是一个通假字。“景”通“影”,作状语。
(2)字音分析法。A与B原则上都是同音字或音近字。例如: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分析:例中的“知”与“智”、“颁”与“斑”,都是同音字或音近字。
(3)字形分析法。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符,或是本字的声符,或是通假字的声符。例如:
①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分析:①“被”与“披”,共同的声符是“皮”。②“具”通“俱”,通假字“具”是本字“俱”的声符。③“材”通“才”,本字“才”是通假字“材”的声符。
3.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指单音节词古今词义不同,又指双音节词的古今词义不同,尤其是后者,容易造成用今义解释古某某,它也是高考常考的热点。以《逍遥游》为例:
?
词语
古某某
例句
今义
志
记载
志怪者也。
志向、志气
之
到……去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常作代词、助词
果然
吃饱的样子
腹犹果然。
不出所料
虽然
即使如此
虽然,犹有未树也。
连词
恶
何,疑问代词
彼且恶乎待哉。
恶劣、凶恶
无名
忘记功名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不为人知
?古今词义变化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和感情色彩变化。如:
?
变化 情 况
示???? 例
词义
扩大
范围
扩大
色(古:脸色;今:颜色)???? 病(古:重病;今:病)
江(古:长江;今:江河)???? 兵(古:士兵;今:军队-战争)
义项
增多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题目解为“凭感情做事”,也是不明文化常识之故。古文中“用事”专指“掌权”,教材中学过的《触龙说赵太后》中有“太后新用事”。
要注意掌握我国古代有关的天文、地理、历法、官职及其变化和年龄、时间的特定称谓。
以官职的任免为例:①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②表任命的:授、拜、除、封。③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④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⑤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⑥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⑦表恢复的:复、还。⑧表辞官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⑨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⑩表主管的:知、典、主。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高考语文-文言实词的基本知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