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XXXXX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本文由用户“runnerfly”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12-23 22:14:54 举报文档

以下为《课时2XXXXX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时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课程标准

知能目标

核心素养



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

1.理解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解释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明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理解《共产党宣言》的地位和意义。

3.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明确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讨论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

科学精神:明确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把握《共产党宣言》的历史价值。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思想来源

(1)内容: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2)评价

①进步性: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②局限性: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2.历史前提

(1)内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2)作用:以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理论基石



2.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

(1)历史地位: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核心内容

①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3.社会主义发展的趋势

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



1.判一判

(1)空想社会主义者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

提示:× 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2)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提示:× 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成了现实,但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1871年的巴黎公社。

(3)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  )

提示:√

(4)《共产党宣言》第一次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

提示:√

(5)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

提示:×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2.连一连



3.想一想

莫尔、摩莱里、圣西门等人的社会主义思想为什么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提示: 他们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并且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所以他们的思想被称为“社会主义思想”。但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发动群众,想通过阶级调和实现理想,是不可能的,这种思想只能变成一种“空想”。因此,莫尔等人的思想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议题一 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素养目标] 辩证分析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与局限性,正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意义,坚信对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的信仰,培养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



情景1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某某《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或走向理性社会》写道:“这一变革将把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并彻底消灭。将以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创立这一制度可以用说服的办法,使政府相信建立这一制度的原则完全是真理。”

情景2 马克思其实很可爱。这位天才思想家的人生一样是交织着苦乐爱憎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思索的不是个人得失而是人类的未来,他“被真理的旋律迷住”,并且对真理有着不可撼动的信念。从1843年开始,马克思就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在这条道路上艰苦跋涉了20多年的时间。为了彻底、准确地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规律,马克思精益求精,查阅、研究了超过1500本著作书籍,做了100多本读书笔记。之后,终于完成了《资本论》这部伟大的著作。

探究1 结合情景1并查阅资料探讨: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批判的丑恶制度是什么制度?他们设想的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是什么样的?你认为欧文的愿望能实现吗?

提示:①这一丑恶制度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②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是无剥削和压迫、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③欧文等人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然而他们主张用说服的办法,让政府相信并建立这一制度,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在推翻丑恶制度中的作用,所以,欧文虽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美好构想,但这一构想不可能按照他们的主张来实现。

探究2 结合情景2,探究为什么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的?并分析社会主义理论是怎么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的。

提示:①马克思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并批判吸收借鉴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再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刻苦钻研、深入思考,完成了《资本论》这一巨著,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从而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因此,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的。

②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1.全面认识空想社会主义



智能拓展 

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比较

比较类型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历史观

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



社会变革途径

改良

阶级斗争



社会变革力量

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认识到无产阶级是社会变革的强大力量



相同点

都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未来社会有优秀的构想





2.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实践



智能拓展

科学社会主义的四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

从空想到科学



第二次飞跃

从理论到实践



第三次飞跃

从一国到多国



第四次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由传统体制向现代体制的飞跃





1.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下列关于剩余价值学说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②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 ③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④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①错误。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②④正确。唯物史观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③错误。

2.《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距今已有174年的历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①为资本主义的覆灭奠定了阶级基础

②明确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时间界限

③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③正确。《共产党宣言》明确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④正确。《共产党宣言》提供的是理论支撑,排除①。《共产党宣言》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但没有明确时间界限,排除②。

议题二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否为历史必然趋势

[素养目标] 明确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探究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曲折性与前进性,体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地位、价值,培养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



情景1 “……资产阶级创造了伟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受资产阶级剥削,生活极端贫困,处于社会最下层,是最革命的阶级;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无产阶级最坚决、最先进的部分是共产党,共产党人的任务是领导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摘自《共产党宣言》

情景2 俄罗斯总统普京认为,否定苏联时期的一切标志性象征是错误的,否定历史和整个民族就是数典忘祖。“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他的话表明,直到今天,人们关于苏联解体的看法仍有着巨大的争议。

探究1 结合情景1,谈谈《共产党宣言》对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有何意义?这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哪些特质?

提示:①《共产党宣言》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鲜明指出无产阶级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作用;同时也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即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及其建立的必要性,科学判定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②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革命(实践)的理论。

探究2 有人认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表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过时了。请你结合情景2和所学知识评价这一观点。

提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严重曲折,但并不表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过时了。它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看,21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旺盛生机与活力,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主要内容



(2)重要意义: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理论指导。

2.“十月革命”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1)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2)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之对比

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完全归资本家占有

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

剥削与被剥削关系,资产阶级剥削广大劳动者

互助合作的关系,消除了阶级剥削



产品分配

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智能拓展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中出现的严重曲折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过程中遇到曲折、面临挑战,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尽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有容纳生产力发展的空间,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命运,即终究要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

(3)尽管社会主义运动发展遭遇严重曲折,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因此,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1.2021年7月,由国家图书馆与**_*的《共产党宣言》专题展在国家图书馆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中文、德文、俄文、英文、法文等55种语言的《共产党宣言》版本达306种,含中文版本78种。《共产党宣言》传播如此广泛是因为它(  )

①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②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④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共产党宣言》能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是因为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③符合题意。《资本论》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①不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④不符合题意。

2.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到20世纪末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及其对社会主义的步步紧逼,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挫折不断。这说明(  )

①随着时代变迁,科学社会主义已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 ②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必然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③随着实践发展,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困难在日趋增多 ④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完善自身,充满生机与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科学社会主义已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说法明显错误,①排除。“到20世纪末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及其对社会主义的步步紧逼,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挫折不断”,这说明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必然要经历曲折的过程,也说明随着实践发展,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困难在日趋增多,②③符合题意。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资本主义充满生机活力”的说法错误,④排除。







1.空想社会主义者傅某某认为,建立和谐社会所依靠的主体力量是以下四种人:第一是创办者,他应当拥有金钱;第二是谈某某,他应当拥有很强的活动能力;第三是宣传家,他应当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第四是发明家,就是傅某某本人。这种观点的空想性体现在(  )

①没有选择正确的阶级斗争的对象

②离开阶级斗争空谈实现和谐社会

③没有意识到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

④并没有彻底地否定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由傅某某寄希望于创办者、谈某某、宣传家和发明家建立和谐社会,可以推出他并没有主张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和谐社会,②正确。不主张阶级斗争,所以也就无所谓选择正确的阶级斗争的对象,①排除。从傅某某依靠的主体力量可以分析出③正确。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空想并不体现在他们没有彻底否定资本主义制度,④错误。

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里的两个“发现”是指(  )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阶级斗争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

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答案 A

解析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答案选A。

3.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资助下,由陈某某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由秘密成立的又新印刷所承印。随即1000册《共产党宣言》很快销售一空,小丛书革命的火种散播开来。从此,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以下选项对《共产党宣言》理解正确的是(  )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②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③总结了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 ④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①②正确。《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巴黎公社发生在1871年,③错误。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④错误。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并向世界展示出人类历史新的前途的强大魅力。这说明(  )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生机活力 ②科学社会主义依然具有真理光芒 ③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由理论变为现实 ④马克思主义预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这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生机活力,科学社会主义依然具有真理光芒,①②正确。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③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④错误。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20年农历春节前,义乌人陈某某在翻译《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的过程中,还有这样一段佳话。红糖蘸粽子是义乌春节传统食物。一日,母亲送完餐后,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正忙着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某某应声答道,“够甜,够甜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陈某某的嘴角满是墨汁,红糖一点儿没动。母子二人相视大笑,陈某某粽子蘸墨汁,还连声说甜的“糗事”,让信仰有了滋味,真理的味道有点甜。

结合材料,从《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角度说明“真理的味道”为什么“有点甜”。

答案 ①《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③《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精神追求,能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激发追求理想社会的饱满激情。因此,真理的味道有点甜。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盛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这一思想的著名代表人物有圣西门、傅某某、欧文等。回答1~2题。

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有(  )

①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 ③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1)结合材料一,简要指出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局限性。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为什么能够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答案 (1)历史贡献: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2)①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②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课时2XXXXX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