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10 2)【课时作业3】

本文由用户“甄复晗”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0-25 05:52:18 举报文档

以下为《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10 2)【课时作业3】》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一、选择题

1.三国时期,官学一蹶不振,家庭教育模式兴盛。王某某要求子孙“尊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诸葛亮也在《诫子书》中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家庭教育观可以反映出当时(  )

A.儒家思想日益衰落 B.既“贵儒”又“尊道”C.传统文化走向断裂 D.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2.唐朝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  )

A.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B.儒学出现危机C.佛教取得统治地位 D.道教的发展

3.唐太宗在诏令中明确规定,道士女冠位在僧尼之前;唐高宗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把《老子》《庄子》等书列为科举考试的项目;甚至唐朝好几个皇帝把道士请到皇宫里炼丹。这些举措(  )

A.冲击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B.使道教成为唐正统思想

C.使道教势力超过了佛教 D.使儒学被统治者所摒弃

4.唐代韩某某《原某某》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某某此强调(  )

A.回归儒学本原 B.儒释道三合一C.儒学传承断绝 D.儒学传统久远

5.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它能让我们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风情的多姿多彩。下列作品能体现出作者经历时代变迁之后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的是(  )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6.以下是四位同学看到如图这幅名作发出的感慨,其中表达最准确的是(  )

/

A.线条活泼、人物传神 B.治病救人、泽被后世

C.人物鲜明、史家典范 D.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7.如图:“它们随山雕刻、彩绘,形象生动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魏晋时期的这种艺术最明显的特点是(  )

/

A.儒家学说与佛教文化相结合 B.绘画艺术与佛教文化相结合

C.书法艺术与佛教文化相结合 D.雕刻艺术与佛教文化相结合

8.据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攻打豫章(今**_*,“发机飞火”,烧毁了该城的龙某某。由此可知(  )

A.唐末火药已经用于军事 B.唐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

C.军事需要促使火药发明 D.宋代文献最早记载火药

9.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10.下面是东晋至唐代有关佛教思想的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礼教有本,遂因之而成教,则功由在昔。……斯乃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

东晋高僧慧远《沙某某不敬王者论》



“周孔某某,佛即周孔。……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

东晋孙某某《喻某某》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唐代高僧惠能《疑问品第三》



佛教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升 B.儒学思想体系日渐完善

C.佛教思想的中国化倾向明显 D.儒佛道三教合一已出现

二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政府控制的人口、土地,减轻了民众的赋役负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佛教文化艺术遭到一定破坏。

12.答案 (1)(示例)选取玄奘西行。

主要体现在学习其文化,为我所用。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大约17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在他晚年的时候,他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写成《大唐西域记》,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2)多元开放;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有其他表述,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的影响
  2. 历史七下 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3. 历史七年级下核心考点
  4. 教师个人读书计划
  5. 8.3 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同步练习)(原某某)
  6. 关于开展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预通知0625
  7. 如何培养员工发现隐患的能力
  8. 综合素质评价之典型案例(六年级下学期)
  9. 汉传佛教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特质
  10. 国学理论论文
  11. 简述唐代西域地区的重要战略价值

以上为《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10 2)【课时作业3】》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