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平台用工算法规制的劳动法进路》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一、引言
A.背景介绍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平台用工成为一种新型的劳动形态,通过在线平台将劳动者与雇主进行匹配。在平台用工中,算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匹配和管理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关系。然而,由于算法权力的失衡,劳动者可能面临被困在系统中成为算法囚徒的风险。此外,算法的遮蔽效应、基于消费者评分的考核外包效应和规训效应也给劳动者的劳动权、人格权和数字人权带来了威胁。
B.问题陈述
在平台用工中,劳动者面临着被算法囚禁、真正雇主的隐藏、劳资矛盾转移和过劳怪圈等问题,这些问题威胁到劳动者的权益和尊严。因此,我们需要探讨如何规制平台用工中的算法,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尊严。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平台用工中的算法规制为研究对象,探讨算法在平台用工中的作用以及劳动者面临的风险。同时,我们将提出劳动法的进路,来解决算法规制中的问题。具体来说,我们将探讨如何确保负责任的算法制定、如何通过集体协商机制实现劳资算法共治,以及如何以劳动基准为约束,厘定算法的合理边界。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揭开算法中立的面纱,发现平台劳动隐藏的算法从属性,以之作为平台用工法律关系定性的核心标准。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和展望,以促进平台用工中的算法规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二、算法在平台用工中的作用算法在平台用工中发挥着中轴作用。由于算法权力的失衡,劳动者有被困在系统里而沦为算法囚徒的风险。算法的遮蔽效应隐藏了真正的雇主,基于消费者评分的考核外包效应转移了劳资矛盾,算法的规训效应使劳动者陷入“自愿”接单的过劳怪圈。
首先,算法权力失衡使劳动者面临被困在系统里的风险。在平台用工中,算法往往掌握着决定劳动者获取工作机会的权力。然而,算法往往是由平台控制和设计的,劳动者在面对算法时往往没有话语权。他们可能被算法排除在系统之外,无法获得公平的工作机会,成为算法囚徒。
其次,算法的遮蔽效应隐藏了真正的雇主。平台用工中,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往往是通过平台进行联系和交流的。然而,由于算法的介入,劳动者往往无法直接接触到真正的雇主,无法了解雇主的真实意图和要求。这种遮蔽效应使劳动者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地位,容易受到操纵和剥削。
此外,基于消费者评分的考核外包效应转移了劳资矛盾。在平台用工中,消费者对劳动者的评分往往会影响到劳动者的工作机会和报酬。然而,这种评分制度容易导致劳动者为了追求高评分而牺牲自己的权益和尊严。劳动者往往被迫接受低报酬、恶劣工作条件和不公平待遇,以换取高评分和更多的工作机会。这种考核外包效应使劳资矛盾转移到了劳动者与消费者之间,进一步削弱了劳动者的议价能力。
最后,算法的规训效应使劳动者陷入“自愿”接单的过劳怪圈。在平台用工中,算法往往会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来规范劳动者的行为。劳动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奖励和工作机会,往往会主动接单并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这种规训效应使劳动者陷入过劳怪圈,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算法在平台用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风险。劳动者的劳动权、人格权和数字人权受到威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揭开算法中立的面纱,发现平台劳动隐藏的算法从属性,以之作为平台用工法律关系定性的核心标准。平台用工是算法规制的特别场域,以劳动法为进路规制平台算法可从三个维度展开:一是参照劳动规章的规则从内容合法和程序合法两个方面确保负责任的算法制定;二是运用集体协商机制实现劳资算法共治;三是以劳动基准为约束厘定算法的合理边界。三、算法规制的劳动法进路
A.确保负责任的算法制定
1.规则合法的要求
在平台用工中,算法的制定应遵循劳动法规定的合法原则。首先,算法的规则内容必须符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不能违反劳动者的权益。例如,算法规定的工作时长和休息时间应符合国家劳动法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其次,算法的规则不能歧视劳动者,不能基于性别、种族、年龄等因素进行差别对待。算法制定者应确保规则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避免对劳动者的不公正对待。
2.程序合法的要求
算法的制定过程也应符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制定算法的过程应透明公开,劳动者应有参与和表达意见的机会。平台应建立与劳动者进行沟通和协商的渠道,充分听取劳动者的意见和需求。算法制定者应公开算法的依据和制定过程,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B.实现劳资算法共治的集体协商机制
为了解决算法权力失衡的问题,平台应与劳动者建立起集体协商机制,实现劳资算法共治。劳资双方可以通过集体协商共同制定和修改相关算法规则,确保算法的制定过程和内容能够更好地反映劳动者的利益和需求。集体协商可以通过建立劳动者代表机构或设立协商委员会等形式来实现,为劳动者提供参与决策的权利和实现利益诉求的渠道。
C.以劳动基准为约束,厘定算法的合理边界
平台用工中的算法规制应以劳动基准为约束,确定算法的合理边界。劳动基准包括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工时限制、休假权等基本权益,算法制定者应在这些基准的基础上制定算法规则。平台应设立监督机构或委员会,对算法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算法不超过劳动基准。同时,劳动者应有权利对算法的不合理之处提出异议,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结论
通过以上三个维度的劳动法进路,可以有效规制平台用工中的算法。确保负责任的算法制定,既要确保规则合法,符合劳动法的要求,也要确保程序合法,注重劳动者的参与和意见表达。实现劳资算法共治,可以平衡算法权力的失衡,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以劳动基准为约束,厘定算法的合理边界,可以防止算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侵害。这些劳动法进路有助于解决平台用工中算法规制的问题,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人格权和数字人权。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进一步研究平台用工中算法的具体问题和风险,深入分析算法对劳动者的影响机制和权益保障的需求。其次,探讨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集体协商机制,促进劳资双方在算法制定中的平等参与和共同决策。最后,研究如何将劳动法与算法规制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劳动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和规制平台用工中的算法。这些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平台用工中算法的规制,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平台用工的可持续发展。四、结论
在平台用工中,算法发挥着中轴作用,但由于算法权力的失衡,劳动者面临被困在系统里成为算法囚徒的风险。同时,算法的遮蔽效应隐藏了真正的雇主,基于消费者评分的考核外包效应转移了劳资矛盾,算法的规训效应使劳动者陷入“自愿”接单的过劳怪圈。这些问题威胁到劳动者的劳动权、人格权和数字人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劳动法应该成为平台用工算法规制的进路。首先,负责任的算法制定需要从内容合法和程序合法两个方面来确保。规则合法的要求包括遵守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不得侵犯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程序合法的要求包括制定算法的过程应该公开透明,劳动者和相关利益方应该有参与制定算法的权利。
其次,劳资算法共治可以通过集体协商机制来实现。劳动者和平台可以通过集体协商来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明确算法的使用范围和权利义务,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并确保算法的公正性和合理性。集体协商机制可以平衡劳资双方的利益,避免算法权力的滥用,实现劳资双方的共赢。
最后,以劳动基准为约束,厘定算法的合理边界。劳动基准应该是平台用工中算法规制的重要参考点,可以根据劳动基准来确定算法的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保护劳动者的权益,防止算法对劳动者的剥削和压榨。
综上所述,平台用工是算法规制的特殊场域,劳动法可以从确保负责任的算法制定、实现劳资算法共治的集体协商机制以及以劳动基准为约束厘定算法的合理边界三个维度来规制平台用工中的算法。通过这些劳动法进路,可以揭开算法中立的面纱,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人格权和数字人权,实现劳资双方的公平合作,促进平台用工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简介】
本文探讨了算法在平台用工中的作用以及劳动者面临的风险,提出了劳动法作为平台用工算法规制的进路。文章指出,算法权力的失衡可能导致劳动者被困为算法囚徒,算法的遮蔽效应隐藏了真正的雇主,基于消费者评分的考核外包效应转移了劳资矛盾,算法的规训效应使劳动者陷入过劳怪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劳动法应该确保负责任的算法制定,实现劳资算法共治的集体协商机制,以劳动基准为约束厘定算法的合理边界。通过这些劳动法进路,可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平台用工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为《平台用工算法规制的劳动法进路》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