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计算机导论作业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
IPV4与IPV6
计某某N211 王某某
/
目录
从IPv4过渡到途径----------------------------------------- 2
IPv4 存在的问题-------------------------------------------- 2
IPv6的定义-------------------------------------------------- 2
IPv6 的相关标准提出--------------------------------------- 3
IPv6 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3
隧道技术适合应用场景---------------------------------------4
双栈技术适合应用场景---------------------------------------4
地址翻译/转换技术适合应用场景--------------------------- 5
全面取代?IPv4?的?IPv6?时代不会很快到来原因------------- 6
IPV6发展未来大趋势------------------------------------- 7
从IPv4过渡到途径
ipv4到ipv6过渡主要有三种途径:
1.双栈技术:主机或路由器同时装有IPV4 和 IPV6两个协议栈,因此,主机既能和IPV4通信,也能和IPv6网络通信。
IPv6和IPv4是功能相近的网络层协议,两者都基于相同的物理平台,而且加载于其上的传输层协议TCP和UDP又没有任何区别。如果一台主机同时支持IPv6和IPv4两种协议,那么该主机既能与支持IPv4协议的主机通信,又能与支持IPv6协议的主机通信,这就是双协议栈技术的工作机理。
2.隧道技术:在IPV6分组进入IPV4网络时,将IPV6分组封装成IPV4分组;当封装成IPV4分组离开IPV4网络时,再装数据部分(IPV6部分)转发给目的节点。
利用隧道技术可以通过现有的运行IPv4协议的Internet骨干网络(即隧道)将局部的IPv6网络连接起来,因而是IPv4向IPv6过渡的初期最易于采用的技术。路由器将IPv6的数据分组封装入IPv4,IPv4分组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是隧道入口和出口的IPv4地址。在隧道的出口处,再将IPv6分组取出转发给目的站点。
3.协议翻译技术:对IPV6和IPV4报头时行相互翻译,实现IPV4/IPV6协议和地址的转换。
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 NAT-PT 通过与SIIT协议转换和传统的IPv4下的动态地址翻译(NAT)以及适当的应用层网关(ALG)相结合,实现了只安装了IPv6的主机和只安装了IPv4机器的大分应用的相互通信。
IPv4 存在的问题
我们已经使用自从RFC 791发布于1981年在当时的IPv4已,电脑体积巨大,价格昂贵,并不多见。?IPv4有规定4十亿的IP地址,这似乎是一个巨大的数目相比的计算机的数量。?不幸的是,IP地址不使用。?
于IPv4的另一个问题是IPv4标题是可变长度。?
仍与IPv4的另一个问题是,当该地址被分配,互联网是美国发明。?世界其他地方的IP地址是分散的。?需要一种方案来允许地址稍微按地理位置聚集,以便可以使路由表更小。
IPv6是什么:IPv6的全称是Internet?Protocol?version?6。其中,Internet Protoc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产生额外的效益,运营商没有动力这么做。
I势在必行
虽然历史的包袱,IPv6还背着,但比起之前,要起色不少。如今绝大部分新设备早已支持IPv6,像设备商、手机厂商、电脑厂商基于趋势考虑,也早已普遍支持IPv6。我们全面普及推进IPv6,一方面是解决IPv4地址枯竭问题,也有出于网络安全和网络主权方面的考虑。在IPv4时代,全球DNS根服务器一共13台,却无一台在中国,如果爆发战争,对方切断DNS服务,那么我们的互联网将出于半瘫痪状态。
而在IPv6时代,则完全不同。2017年我们已开始实施“雪人计划”,在全球完成25台IPv6 DNS服务器的架设。如果IPv6普及,那时我们将不再受制于人。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计算机导论作业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