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19课_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知识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点击课标】——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
2.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宏观调控)
含义:私人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背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暴露了自由放任的弊病;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示范作用。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指导——主张国家放弃自由放任主义,直接干预经济生活。
措施:调节生产,加大开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发展经济,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手段实施宏观调控。
目标:通过人为调节供应与需求,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以及国际的收支平衡。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特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调整。
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评价:积极性:首先,它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使生产、技术改造过程更加社会化,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市场的供需关系得到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局限性: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过程:(1)20世纪50—60 年代:扩大政府开支,制定发展计划,利用杠杆调控。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2)20世纪70年代:“滞胀”:指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
原因:1973年石油危机(直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内因)
(3)80年代——缓慢复苏:新自由主义
英:撒切尔夫人:国企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
美:里根: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刺激投资;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1)构建国际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宗旨
稳定国际汇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收支不平衡
提供长期贷款,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
资金来源
成员国认缴资金
确定原则
根据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汇率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双挂钩一固定)
(2)构建国际贸易秩序——关贸总协定
1995年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对所有成员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协议除了处理货物贸易,还涉及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
评价: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维护经济秩序世界贸易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得以稳定和维护。但确立了美国的主导地位,服从于维护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1.第三次科技革命
背景:20世纪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
表现: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50年代,70年代初期达到高潮,80年代以来以更迅猛的势头发展。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
影响:这些新的科技成果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新经济”:20世纪90年代初
含义:在经济全球化形式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特点)。
要素:经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服务。
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评价:
积极: 社会福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的矛盾,对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 也助长了惰性,增加了财政支出,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2.社会运动的兴起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矛盾的加剧,个人的觉醒,争取平等、民主、自由、和平,致力于改变社会,争取权利的黑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学生运动、反战和平运动等一系列社会运动一起构成了富有传祺色彩的政治风暴,深深地影响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使得社会向着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19课_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知识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