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本文由用户“dwy1217”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1-17 12:30:11 举报文档

以下为《生物化学名词解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核酸变性:核酸的变性指核酸双螺旋的氢键断裂(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变成某某,生物活性丧失的过程。

变性温度(Tm):热变过程中光吸收达到最大吸收(完全变性)一半(双螺旋结构失去一半)时的温度。

增色效应:DNA变性时其溶液在260nm时紫外吸收峰增高的现象。

减色效应:双螺旋结构中碱基紧密地堆积,使得核酸的光吸收值常比其各核苷酸成分的光吸收值之和少30-40%, 此现象称为DNA 的减色效应。

复性:变性DNA 在适当条件下,又可使彼此分开的链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全过程称为复性。

分子杂交:不同来源的DNA 分子放在一起热变性,然后慢慢冷却,让其复性。若这些异源DNA 之间有互补或部分互补序列,则复性时会形成“杂交分子”。

必需氨基酸:在某些生物体内(如人类和大白鼠)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必须依赖食物供给,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AA 的等电点:使氨基酸所带正负电荷数相等即净电荷为零时的溶液pH 值称为该AA 的等电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蛋白质与配基结合后改变蛋白质的构象,进而改变蛋白质的生物活性的现象。

蛋白的等电点(pI):当蛋白质在某一pH溶液中,酸性基团带的负电荷恰好等于碱性基团带的正电荷,蛋白质分子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移动,也不向阴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蛋白的等电点(pI)。

盐溶:球蛋白通常不溶于纯水,而溶于稀中性盐溶液,其溶解度随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此现象称为盐溶。

盐析: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如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可破坏蛋白质的水化层,中和蛋白质的电荷,从而使蛋白质沉淀析出,此现象称为盐析。

变性蛋白:在理化因素的影响下,天然蛋白质分子内部原有的高级结构发生变化时,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都随之改变或丧失,但并未导致一级结构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变性作用。变性后的蛋白质称为变性蛋白。

蛋白质的复性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如不过于剧烈,高级结构松散了的变性蛋白质通常在除去变性因素后,可缓慢恢复原来的构象,并恢复原有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这种现象称为复性。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蛋白质教学反思
  2.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打印版)
  3. 蛋白质计算练习题(1)
  4. 生物必修 1 回归教材填空1-22
  5. 课时跟踪检测六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无答案
  6. 蛋白质练习题
  7. 食品概论内容
  8. 儿科医生常用知识
  9. 国家临床执业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真题(一)
  10. 生化名词解释

以上为《生物化学名词解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