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本文由用户“kaxincong62062”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4-05 23:01:23 举报文档

以下为《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类文某某。

_____________

在生活中,只要一提到蜜蜂,有的小朋友马上就想到蜜蜂会蜇人。

其实,蜜蜂一般不轻易蜇人,蜇人是它进行的自卫,是它维护生命做出的一种本能反应。当蜜蜂遇到侵害时,它就会把尾部的毒针刺入对方的身上,并放出毒液。蜜蜂尾端的毒针是自卫的武器,它连着身体里的毒腺,蜜蜂在使用它的毒针之后身体会被撕毁而死去。

??? 其实,蜜蜂是一种可爱的小精灵,以它的勤劳赢得人们的喜爱。蜜蜂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分工明确而精细。工蜂负责采蜜,每天忙碌地出去寻找蜜源,采到蜜后送回来,再出去。它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 蜜蜂在采蜜时,眼睛起了关键作用。蜜蜂生长着许多复眼,大约有500万只。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但是由于它的身体较小,眼睛就显得更微小了。

??? 看来蜜蜂虽然体型微小,但它们对人类的影响和贡献却一点也不小,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下面的这句话,你觉得放到短文的哪个位置上比较合适?

所谓复眼就是由很多微小的眼睛组成的,每只小眼睛都能看清一个小范围,再把那么多小眼睛看到的物体组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很大的范围。

(3)工蜂是如何判断风向的?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

(4)读了短文,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蜜蜂?

【答案】 (1)例:可爱的小蜜蜂

(2)这句话放在第三自然段“眼睛起了关键作用”这句的后面(或“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这句话前面)。

(3)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4)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衔接,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型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例:可爱的小蜜蜂;(2)这句话放在第三自然段“眼睛起了关键作用”这句的后面(或“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这句话前面)。(3)画: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4)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判断,并且结合所给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民艺一绝——XX烙画

??? 河南XX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XX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

??? 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之间的铁笔烙烫。

??? 百闻不如一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烙画师们制作的过程。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用西画素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的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画。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XX烙画的艺术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

??? 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写着、延续着……

(1)用“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烙画的制作过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烙画,是________(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用________度的铁笔在材料上进行烙烫。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文章开宗明义,点明“烙画”特殊地位,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展开作好铺垫。

②“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

③“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

④XX“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答案】 (1)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

(2)河南XX;烙花;烫花;火笔画;摄氏三百至八百

(3)①正确;②错误;③错误;④正确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

(2)河南XX、烙花、烫花、火笔画、摄氏三百至八百

(3)①正确;②错误;③错误;④正确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阅读。

???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shXXXXX sXXXXX)??? 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lèn? nèn)???? , 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shì? sì)???? 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我能从文中找到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艳丽—________

湿润—________

安全—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仿写一个:________。

(4)本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

【答案】 (1)shXXXXX;nèn;shì

(2)干燥

;干燥

;危险

(3)拟人;略

(4)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解析】【分析】(1)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

(2)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3)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故答案为:(1)shXXXXX;nèn;shì;(2)干燥;干燥;危险;(3)拟人;略;(4)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点评】(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2)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4.根据《花某某》的课文内容,选序号填空。

(1)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这与什么有关? ??????(多选)

A.?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B.?与刮风、下雨有关。???????????C.?与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2)课文最后一段向我们介绍的做“花某某”的办法是( ?)。

A.?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

B.?把漂亮的花某某在一起,摆成一个圆圈。

C.?把花种在时钟里面。

【答案】 (1)A,C

(2)A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AC;(2)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海滨小城

??? 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人们走到街道的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

??? 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这里的孩子们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______(安稳? 寂寞)地躺在那里。远处响起了汽笛声,那是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船上满载着银光闪闪的鱼,还有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______(喧闹? 热闹)起来。

???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树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______(喧闹? 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______(层层叠叠? 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El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 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口。

???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1)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

(2)用横线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说说把什么比做什么。

(3)短文依次写了小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滨小城的特点是________。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_____看到太阳快落山了_____就下决心说_____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_____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

??? 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1)在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________看到太阳快落山了________就下决心说________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________

(2)以上片段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三件事,分别是什么?

(3)我准备这样和时间赛跑:________。

7.【答案】 (1)设问句;妈妈怎么没去上班呢?原来她生病了。

(2)B

(3)桃花、油菜花。如果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则说明这种植物很可能需要昆虫来传播花粉。通过查找资料和联系生活,我们知道一些植物开花的时候,会引来许多蜜蜂或蝴蝶,这说明这种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如桃花梨花、油菜花。

(4)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

【解析】【分析】(1)划线句有问有答,作者自问自答,属于设问句类型。可以照样子写:妈妈今天怎么没上班呢?哦,原来妈妈生病了。

(2)用昙花举例,不单是在说明昙花本身奇特,而是用来说明植物开花的时间受好多因素影响。

(3)划线句主要说明了有些植物必须靠昆虫传粉才能结出果实的道理。可以联想到桃花、油菜花等春天开花的植物。

(4)从选文划线句中,可以总结出光照、温度、湿度、昆虫活动时间这些因素与植物开花时间有关。

【点评】(1)本题考查对设问修辞手法的理解运用能力。设问就是自问自答,从而把问题讲得一清二楚。这种修辞手法能针对问题的主题,引起读者注意,启发思考;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2)本题考查对举例说明方法的理解能力。举例说明是最基本、也最有说服力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实例来说明某一类事物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3)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题目要求读句子思考问题,首先看句子在说明一种什么道理,再根据平时的积累,触类旁通地找出其它类似的植物即可。

(4)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概括能力。选文主要讲述了植物开花的时间与好多因素密切相关,比如光照,再从选文中筛选出其它因素即可。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种一片树叶

冰心

??? 埋下一片树叶,固执地相信它终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便是儿时最美的梦。

??? 我4岁那年的秋天,枯黄的叶子从高高的树枝上飘落,正在院中玩耍的我俯身拾起一片,觉得很美。玩赏了半天,我忽发一个奇怪的想法:这个曾经是树伯伯身上一部分的叶,把它种进土里之后,必定可以长出一棵同样的大树!

??? 于是我捡了许多片叶子,虔诚地跪在地上挖了个小坑,把树叶全埋到了土里。就像妈妈生下了我,我也会渐渐长大—样,我坚定地相信我的梦马上可以实现。

??? 我天天蹲在种树叶的地方等待我的大树,直到大雪纷飞。我想叶子大概怕冷,所以不敢出来,等明年开春,一定会长得更好!我依旧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梦,直到燕子衔泥,杨树吐芽……

??? 长大后,我才明白我用童心为自己编织了一个很美的童话。那些埋在土里的树叶,却已在我心中长成了一棵大树,成为我生命中的一根支柱,替我们遮挡着成长路上越来越多的风风雨雨,为我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件事,我会为之自豪一辈子……

??? 孩童时那种天真无邪、可笑的一举一动,那XX澈透明、不掺一丝杂质的眼睛,不正被我们当作“幼稚”而随手抛弃吗?人每走一步会从身上遗落一些东西,而往往被人随意丢掉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也是最珍贵的。

??? 种一片树叶吧,你定会拥有一棵参天大树。

(1)从画线句子中你感受到了“我”(??? )的心理。

A.?忐忑不安??????????????????????????????????B.?认真严肃??????????????????????????????????C.?紧张慌乱

(2)“那件事,我会为之自豪一辈子……”中的“那件事”指的是________。

(3)种树叶后,“我”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用自己的话概括。

(4)这篇短文的中心是(? ??)

A.?说明儿童内心的幼稚?????????????????B.?表现童心的珍贵?????????????????C.?展示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答案】 (1)B

(2)“我”种下一片树叶,坚信它能长成参天大树

(3)“我”蹲在种树叶的地方等待。结果是等到春天来临,树叶也没有发芽。

(4)B

【解析】【分析】(1)抓住关键词与来理解。“虔诚”表现“我”种树叶时的认真、严肃,坚信种下的树叶一定能长成大树的心理。

(2)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B;(2)“我”种下一片树叶,坚信它能长成参天大树(3)“我”蹲在种树叶的地方等待。结果是等到春天来临,树叶也没有发芽。(4)B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2)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9.类文某某。

花 的 授 粉

??? 花有雌雄两种花蕊。花要结果子,必得要雌蕊得到雄蕊的花粉才行。

??? 有些花的雌蕊得不着花粉,就白开一场,没有结果就凋残枯死了。

??? 有些花的雄蕊的花粉,是自动地落到本花的雌蕊上。可是有些花却要靠外界的力量做媒介,把这花的花粉传递到那花的雌蕊上。说是这样结成果实种子,要比较强健些呢。所以多数花为了要得着强健的后代,使种族兴盛,都找媒人给自己做媒传递花粉。

??? 花所请的媒人,有风,有水,有昆虫。大概请昆虫做媒的花最多。在昆虫媒人当中,顶顶受花欢迎、有名气的,是蜂、蝶、蛾三大望族。

??? 花很懂得虫情世故,它知道昆虫决不肯白白地替它效劳。它必定要备一份厚礼,才请得到媒人。所以它特别制造了香甜的花某某,作为酬谢媒人的筵席。花恐怕昆虫不知道它有花某某,还用了心计,装上艳丽的花冠,散出芬芳的香气,利用荚色芳香来招引昆虫上门。这跟商店用大招牌、装霓虹灯招引顾客有些相像。

??? 昆虫来到花某某,就不客气地享用花备办的筵席。吃这顿丰盛的筵席的时候,昆虫还带上一身花粉,就把花粉传送到别朵花的雌蕊上,完成它的使命。

(1)花朵怎样才能结成比较强健的果实种子?说法最准确的是(??? )。

A.?自动落粉????????????????????????????B.?靠外界的力量传粉????????????????????????????C.?请昆虫传粉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花朵可以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帮助传粉,其中本文重点介绍的媒介是________。

(3)画线句子中的“大概”一词可以去掉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去掉,显得Up唆

B.?不可以去掉,因为作者也不知道详情

C.?不可以去掉,因为下面的内容只是作者的推测,显示了语言的准确性

(4)短文把昆虫比成了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评价螳螂形象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螳螂的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金针、剪刀 (2)B;(3)螳螂这个刚才还是蜷缩着休息的小动物,立刻便伸展开它身体的三节,于是,那个可怜的路过者,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便已糊里糊涂地成了螳螂利钩之下的俘虏了。它被重压在螳螂的两排锯齿之间,移动不得。然后,螳螂很有力地把钳子夹紧,一切战斗就都结束了。(4)短文描写了表面温和,实际是一个了不起的杀虫机器的形象。

【点评】(1)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螳螂形象。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创新创业实战》考试答案
  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设计
  3. 学位论文中流程图的制作规范
  4. 磁感应强度 课件
  5. 磁场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6. 变频交流磁化率测量仪设计原理、功能及应用范例
  7. XX省考行测判断推理考情分析
  8. 亥姆霍兹线圈资料
  9. (word完整版)二年级心理健康课(安静听你说)
  10. 电机拖动课程研究报告
  11. 2018教学设计及反思
  12. 九年级物理磁是什么
  13. 教学设计与反思
  14. 电流的磁场课件
  15. 8.2cijiaoan
  16. 《4.3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17.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设计
  18. 离散习题-4 函数
  19. 定策略会议记录

以上为《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