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上海中考闵行区二模语文试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22年上海中考闵行区二模语文试卷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00 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24 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6 分)
(一)默写(12 分)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3.______________,夜泊秦某某近酒家。(杜某某《泊秦某某》)
4.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5.陈某某夜登小阁,回忆当年洛阳旧游、将古今沧桑和国恨家仇融入渔唱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某某《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6-11 题(24 分)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不为苟某某;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 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 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 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 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1值∶恰逢,赶上。2郡∶古代的行政区划,这里指城。)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6. 【甲】文某某_________(朝代),【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__(朝代)的。(2 分)
7. 选出【甲】文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4 分)
A.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B.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C.二者不可得兼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故患有所不辟也 故不为苟某某
8.下列对【甲】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贤者,在“生”与“义”不对立的情况下,也希望两者保全。
B.在结构上,第二段末句的“本心”与第一段末句的“是心”相呼应,二者含义相同。
C.“是亦不可以已乎?”采用了设问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这种行 为的疑问.
D.“生”与“义”都是与生俱来的。贤者之所以成为“贤者”,是因为他们在两者对立的 时候,保持住了“义”的本性。
9.请将【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分别译为现代汉语。(4 分)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4.题目:这是我的选择
人生当中有很多时刻需要我们做出选择,那么你是否能够回忆起来,在这些时刻我们面临着怎样的情境呢?在这些情境下我们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这选择的背后是否有着难以言说的复杂原因呢?在做这些选择时你内心又有着怎样复杂的情感呢?......
请以此为题,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上海中考闵行区二模语文试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