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中***活动测度及其增加值溯源

本文由用户“blueshower”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8-13 15:49:03 举报文档

以下为《全球价值链中***活动测度及其增加值溯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一、引言

***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跨境直接投资成立国外分支机构和组建生产网络,它们是全球价值链的组织者和关键参与者。然而,现有的全球价值链核算框架并没有对***与本土企业进行区分,导致对***活动的测度和识别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Wang et al.(2017)提出的全球价值链生产分解框架的基础上,本文引入了***的异质性,提出了一个新的全球价值链核算框架,旨在能够准确识别和测度***的活动。这一新框架能够填补传统框架中“被忽视”的FDI相关全球价值链生产活动的空白。

通过应用该新框架,本文发现FDI相关的全球价值链活动约占全球GDP的10%。这意味着传统基于国际贸易测算的全球价值链活动被低估了近乎一半。尤其在高研发强度行业和高收入经济体中,这一“低估”问题更加凸显。

同时,本文还对中国制造业和美国进行了比较。与美国相比,中国制造业的贸易相关全球价值链活动占比较高,但FDI相关全球价值链活动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中国的FDI相关全球价值链活动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来自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之间的生产关联。

此外,本文还关注了***投资收益的分配情况,并实现了从“属地原则”向“属权原则”的转变。在“属权”口径下,中国的贸易顺差和美国的贸易逆差都大幅降低。

综上所述,准确测度和识别***活动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本文提出的新的全球价值链核算框架为解决传统框架中的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一框架,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全球价值链的运行机制和影响因素。二、全球价值链核算框架的修正

A. Wang et al.(2017)的全球价值链生产分解框架

现有的全球价值链核算框架主要基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衡量全球价值链的活动。然而,这种框架未能充分识别和测度***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活动,尤其是跨境直接投资(FDI)相关的生产活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Wang et al.(2017)提出了一种全球价值链生产分解框架,通过将全球价值链的活动分解为不同的阶段和环节,从而更准确地测量和识别全球价值链中的生产活动。

该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 ***的生产网络:***通过跨境直接投资来成立国外分支机构和组建生产网络,成为全球价值链的组织者和关键参与者。这些***的活动与本土企业的活动存在显著差异。

2. 全球价值链的生产阶段:全球价值链的生产过程可以分为多个阶段,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组装和分销等环节。每个阶段都涉及不同的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3. ***的异质性:***之间存在着差异,包括其规模、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异质性对于全球价值链的组织和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B. 引入***异质性的全球价值链核算新框架

基于Wang et al.(2017)的全球价值链生产分解框架,本文进一步引入***的异质性,提出了一个能够准确识别和测度***活动的全球价值链核算新框架。

在新框架中,***的异质性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影响着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活动和地位。具体而言,新框架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异质性:

1. ***的规模:***的规模大小会影响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型***往往具有更强的资源和能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和协调生产活动。

2. ***的技术水平:***的技术水平不同,可能会导致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活动有所差异。高技术水平的***往往在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3. ***的管理能力:***的管理能力不同,可能会对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活动产生影响。管理能力强的***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活动。

通过考虑***的异质性,新框架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和测度***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活动,并对传统框架中被忽视的FDI相关的全球价值链生产活动进行识别和衡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全球价值链的组织和运作情况,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和决策依据。

总结:本文在现有的全球价值链核算框架基础上,引入***的异质性,提出了一个能够准确识别和测度***活动的全球价值链核算新框架。通过该框架,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和测量***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活动,发现传统框架中被忽视的FDI相关的全球价值链生产活动,并深入分析***的异质性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这一框架的应用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全球价值链的组织和运作情况,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和决策依据。三、***活动的测度与识别

A. 发现传统框架中被忽视的FDI相关全球价值链生产活动

在现有的全球价值链核算框架中,***与本土企业之间的差异并未得到充分考虑。然而,***通过跨境直接投资成立国外分支机构和组建生产网络,扮演着全球价值链的组织者和关键参与者的角色。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能够识别和测度***活动的新的全球价值链核算框架。

本文在Wang et al.(2017)所提出的全球价值链生产分解框架的基础上,纳入***的异质性,提出了一个新的全球价值链核算框架。通过引入***的异质性,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和测度***的活动,并发现了传统框架中“被忽视”的FDI相关全球价值链生产活动。

B. FDI相关全球价值链活动的低估问题

基于我们提出的全球价值链核算框架,我们发现FDI相关的全球价值链活动约占全球GDP的10%,这意味着传统基于国际贸易测算的全球价值链活动被低估了近乎一半。尤其在高研发强度行业和高收入经济体中,这一“低估”问题尤为凸显。

传统框架中的低估问题主要源于对***活动的不完全捕捉。***通过跨境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和组建生产网络,从而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传统框架未能区分***与本土企业,导致了对***活动的低估。

通过我们提出的新的全球价值链核算框架,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和测度***的活动,从而解决了传统框架中的低估问题。这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全球价值链的组成和运作,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通过对***活动的准确测度和识别,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全球价值链的动态变化,为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更有效的决策依据。这对于提升全球价值链的效率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下一部分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中国制造业与美国的比较,以及中国FDI相关全球价值链活动的特点。四、***活动的地区差异

A. 中国制造业与美国的比较

本文通过新的全球价值链核算框架发现,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活动中的地位较高。然而,与美国相比,中国的***活动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就贸易相关的全球价值链活动而言,中国制造业的占比较高。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其出口量巨大,涉及到了大量的加工和装配环节。这使得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此相对比,美国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相对较低。由于美国的劳动力成本较高,***选择将生产环节外包到其他国家,这导致了美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相对较低份额。

其次,就FDI相关的全球价值链活动而言,中国的水平较低。尽管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比较高,但其FDI相关活动却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大部分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生产活动仍然以出口为主,而没有建立较为完整的生产网络。相比之下,美国的FDI相关全球价值链活动较为丰富。许多外资企业在美国设立了分支机构和生产网络,从而使得美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相对较高。

B. 中国FDI相关全球价值链活动的特点

在中国的FDI相关全球价值链活动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来自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之间的生产关联。这意味着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生产活动与本土企业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外资企业通常会与本土企业进行合资或合作,共同参与生产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此外,中国的FDI相关全球价值链活动还受到产业结构的影响。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比较高,但高科技产业的占比相对较低。这意味着中国在高研发强度行业的全球价值链活动相对较少。相比之下,美国在高科技产业的全球价值链活动较为丰富,这也使得美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较高,但FDI相关的全球价值链活动却相对较低。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之间的生产关联在中国的全球价值链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对全球价值链活动产生了影响。了解***活动的地区差异对于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五、***投资收益的分配情况

A. 从属地原则到属权原则的转变

***的投资收益分配是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议题。传统的全球价值链核算框架通常采用属地原则,即将投资收益归属于所在国家。然而,这种方法未能准确反映***的实际贡献和利益分配情况。因此,本文提出了从属地原则到属权原则的转变,以更好地理解和测量***的投资收益。

属权原则是指将投资收益归属于企业的所有者,而不是所在国家。这种方法更能准确反映***的实际贡献和利益分配。通过引入属权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和贡献。

B. 对中国和美国贸易顺差的影响

基于属权原则的转变,本文对中国和美国的贸易顺差进行了重新评估。在传统的属地原则下,中国一直被认为是贸易顺差的主要国家,而美国则是贸易逆差的主要国家。然而,通过属权原则的转变,这种观点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属权原则下,中国的贸易顺差大幅降低。***的投资收益被视为属于企业所有者,而不是中国的居民。因此,中国的贸易顺差实际上被分配给了******,而不是中国本土企业。这一变化使得中国的贸易顺差显著减少。

相反,美国的贸易逆差也得到了显著降低。通过将***的投资收益归属于美国的居民,而不是******,美国的贸易逆差被重新评估。这意味着美国的实际贸易逆差较传统的属地原则下的测算结果要小得多。

通过属权原则的转变,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和理解***的投资收益分配情况,并重新评估国家之间的贸易顺差和逆差。

综上所述,***的投资收益分配是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议题。通过从属地原则到属权原则的转变,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测量***的实际贡献和利益分配情况。这种转变对中国和美国的贸易顺差和逆差产生了显著影响,使我们重新评估和理解了国际贸易的真实情况。六、结论

***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活动对于经济发展和贸易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全球价值链核算框架未能准确识别和测度***的活动,从而导致对FDI相关的全球价值链生产活动的低估。本文在Wang et al.(2017)的全球价值链生产分解框架的基础上,引入了***的异质性,提出了一个新的全球价值链核算框架,能够准确识别和测度***的活动。

通过应用新的全球价值链核算框架,本文发现FDI相关的全球价值链活动约占全球GDP的10%,这意味着传统基于国际贸易测算的全球价值链活动被低估了近乎一半。特别是在高研发强度行业和高收入经济体中,这一低估问题更加凸显。因此,准确测度和识别***的活动对于全球价值链的分析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研究发现,与美国相比,中国制造业的贸易相关全球价值链活动占比较高,但FDI相关的全球价值链活动却较低。这意味着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主要是以制造业为基础,而***的投资活动相对较少。然而,在中国的FDI相关全球价值链活动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来自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之间的生产关联,这表明中国本土企业与***之间的合作关系在全球价值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本文还研究了***投资收益的分配情况,并实现了从“属地原则”向“属权原则”的转变。在“属权”口径下,中国的贸易顺差和美国的贸易逆差都大幅降低。这表明***的活动对于贸易平衡具有重要影响,而准确测度和识别这些活动对于制定贸易政策和增加贸易公平性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的活动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现有的全球价值链核算框架未能准确识别和测度这些活动。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全球价值链核算框架,能够准确识别和测度***的活动,并发现传统框架中被忽视的FDI相关全球价值链生产活动。这些发现对于深入理解全球价值链的运作机制、制定相关政策以及增加贸易公平性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全球价值链核算框架,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的活动,并为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平衡贸易做出贡献。

以上为《全球价值链中***活动测度及其增加值溯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