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印外求印”篆刻学习设计与指导(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印外求印”篆刻艺术》学习设计与指导
学校: 备课组: 执教教师姓名: 上课班级: 日期: 年 月 日
单元课题
篆刻
课业类型
工艺
基本问题
如何理解“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小问题
1.为什么说秦汉、明清时期的篆刻是两座令人仰望的高峰?
2.怎样理解“印从刀出”?
3.为什么临摹是学习篆刻的必经之路?
4.如何把握篆刻创作“三法”的分寸和尺度?
5.“印外求印论”给你怎样的启发?
关键词
章法、布局、刀法、风格
学科领域
思想品德
语文√
数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音乐
美术√
体育
物理
化学
生物
信息技术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劳动技术√
其他:
单元设计思路
篆刻是一种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其起源最初是为了实用。经过唐宋,在元明清时代的篆刻家,继承了秦汉玺印的传统,逐渐使篆刻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作为欣赏的艺术,与书画的发展相结合,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同书画相映成辉。篆刻艺术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是当代生活中几乎不再使用印章,学生对中国传统篆刻艺术的了解甚少,并缺乏研究学习兴趣。针对以上问题,本单元根据学生的学龄特点及课程要求,将初中《篆刻艺术》课程设置为五个子课题,学生从欣赏→技法练习→临刻→构思创作→主题展览,经历“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全面落实五大核心素养。
“印外求印”篆刻艺术单元具体学时安排如下:
学时一:金石之味——完成一份篆刻艺术研究报告
本学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查阅资料,在问题引领下自主探究,深入了解篆刻艺术发展史,再通过一系列赏析活动,自选课题完成一份篆刻艺术调研报告,感受篆刻艺术独特的“金石之味”。
学时二:方寸之间——完成一枚“回字印”
本学时通过观察赏析经典篆刻作品,认识篆刻的艺术形式和品类,就“篆法”“章法”“刀法”的三个问题进行分组探究,然后认识专业工具材料,观看微课视频学习步骤和技法,并自选刀法尝试“回字印”的刻制,在实践中积累操作经验。
学时三:分朱某某——临刻一枚主题印章
本学时注重临摹,是熟悉技法最重要的一个阶段,通过欣赏名章、闲章、肖形印三种品类的经典印章,熟悉每种印章的特点,并挑选自己喜欢的印章临刻,尝试体验冲刀法和切刀法,学会刻章分寸,初步体会刻制印章的成就感。
学时四:任心所成——构思并创作一枚私印
本学时在整个单元占的比例比较重,注重设计与实践,通过分析印章能够描述印章的风格特点,并结合自己对印章的理解选择合适的印文内容刻制,培养审美判断与创意实践素养。
学时五:印外求印——策划篆刻艺术展
本学时主要是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一个成果展示,我们通过篆刻展的策划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然后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充分的参与到篆刻展中,同时,也能够感受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从开始构思到最后展示的全过程,在搜集的过程中也会主动的去发现课堂内容以外的知识,从而更有利于激发我们对篆刻艺术的兴趣与爱好。
/
国家课程标准
国家课标中指出:要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与价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形成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智慧。本单元中主要介绍篆刻的相关内容与技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篆刻的基本方法,从而用于篆刻创作。
篆刻艺术是一门独特的传统艺术,它的表现形式与制作方法都有较大的吸引力,能够让我们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篆刻将会给你带来哪些改变?
活动一:制定策划案
1.提供相关的展览信息及网站等
2.要办展览我们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时间、场地、作品及作品装裱、展览宣传等。
2.提供方案的模板信息
帮助制定方案解疑答惑
活动二:评选策划案
培训小组长,协调各组,评选出最佳实施方案
评选出最完善、考虑最全面的方案,并再根据大家的意见及建议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本班的最终策划案.
活动三:共同布展
培训小组长合理分配任务,确保过程的高效实施及展览效果。
根据策划案的内容结合每个人的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可以分为:宣传组、作品评选组、作品装裱组等,保证人人参与。
271BAY网络、镜面纸等
20%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印外求印”篆刻学习设计与指导(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