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课堂教学改革培训会”心得体会》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师应具有专业智慧
——“课堂教学改革培训会”心得体会
崇文中学 王某某
2月19日,在格迈纳尔中学礼堂聆听了市教科院王志强院长的讲座,受益匪浅,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一、教师要真正懂得课堂应该教什么不应该教什么。
备课是教师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都要按照学情、课程标准、教材和参考资料进行备课。通过备课,教师会对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应该采取的策略、手段以及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做出规划和设计。因此,我提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知道自己教什么,不应该教什么,这似乎是一个多余的问题,其实不然。我认为,教师根据学情、课程标准、教材和参考,预先设计的自己在课堂应该教什么,不应该教什么,与走进课堂后,自己究竟应该教什么,不应该教什么,并不是一回事儿。因为师生一旦置身于现实的教学情境之中,教师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与学生实际需要学习、掌握的目标、重点、难点,往往并不一致。由于教师对学情的把握不准确,况且每个学生的学情又是处于变化中的,这种情况,是会常常出现的。
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清楚地知道,每一位学生对于课堂上要学习的内容而言,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是或多或少地带着与课堂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背景走进教室的。因此,教师预先设定的教学内容、目标是一回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面对21世纪世界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到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当务之急的高度来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要求发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说到底,素质教育要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针对我国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教育现实,发展素质教育,给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一个重大的要求,就是要从过去的善于传授知识走向重视知识教学的同时,必须学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说,任何教学过程都是依托知识进行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同样离不开知识教学。在这里,一个关键问题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知识观。知识既是教育的目的,更是教育的手段。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经典知识既构成了学生学习的目的,也是学生以知识学习为凭借,发展能力、形成智慧的手段。与此相适应,我认为,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清楚地知道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因为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常常是不同步的。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智慧之二。
要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既掌握知识,又形成能力,教师必须转变单一的讲解接受式的教学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深层学习等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与发展的类似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内化知识,建构知识,形成能力。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课堂教学改革培训会”心得体会》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