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试论慧能祖师的“心性论”思想期末论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试论慧能祖师的“心性论”思想
本科三年级 释智圆
摘 要:慧能祖师对佛的认识在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的基础上,创建了“心性论”并以此出发说明修佛即是要修心,佛学即是心学。指明修“心”,才是成佛的关键。为了让人们认识和了解“心性”,他在《经坛》中涉及“心性”之说竟不下百次。告诉人们,“心性”与“佛法”的关系,即“心性”是佛法的根本和佛学的基础。
关键词:六祖 慧能 心性论
慧能祖师简介
慧能(638—713年)一生虔诚地信奉佛学,自觉地投入到禅悟之道的实践中去,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一生仅以口头宣讲佛法给人排忧解难为己任,不著书立说。如今流传的其言行录——《六祖坛经》,完全得力于他的弟子。该经虽然仅有万言,却表达了他的全部佛学思想。该经以其独特的方式,鲜明地提出“心性”的概念并加以论说,适宜了中国人思维和认识的习惯,详尽地对“心性”展开剖析,构成了完整的“心性论”。??
一、慧能祖师心性论基本思想
慧能祖师对佛的认识在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的基础上,创建了“心性论”并以此出发说明修佛即是要修心,佛学即是心学。祖师在《坛经·行由第一》开宗明义道:“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注:《坛经·行由第一》。)指明修“心”,才是成佛的关键。为了让人们认识和了解“心性”,他在《经坛》中涉及“心性”之说竟不下百次。他言:“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注:《坛经·般若第二》。),“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注:《坛经·般若第二》。),“自性能含万某某是大,万某某在诸人性中”(注:《坛经·般若第二》。),“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注:《坛经·般若第二》。)。又说:“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注:《坛经·般若第二》。),“心体无滞,即是般若”(注:《坛经·般若第二》。)。这无疑是想告诉人们,“心性”与“佛法”的关系,即“心性”是佛法的根本和佛学的基础。 在慧能祖师看来,“心性”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世界是“心性”的世界,“心性”是万物之源,是构成事物的本体原素。宇宙、世界、生命只是“心性”的显现形式而已。他指出:“自性能含万某某是大,万某某在诸人性中”,“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注:《坛经·般若第二》。)。意即人的本性能够包含一切事物和现象,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存在于每个人的本性之中,心量博大无比,心的功能在于能够清楚地认识一切事物和现象,如果运用本心来观察,便能了知一切,世界就那么简单。在这里,慧能祖师把本性看作是包含一切的东西,事物现象只是本性的一种外部反映。如此从本性去认识事物,就能明白佛法缘于“心性”的道理。慧能祖师以“心性”为基点,把佛系之于心,让世人明晓佛之超脱乃在于心之超脱,修佛在于让心体清净。慧能祖师的这一观点,确立了人对人的自我崇拜,找到了人从人的内部寻找解脱的途径,为人们脱离苦海指明了方向。?慧能祖师对“心性”作具体而又形象的描述以揭示其本质,即“心性”是没有生灭,体本清净,是超时空,超自然的实体。祖师认为心“去来自由,心体无滞”(注:《坛经·般若第二》。),意即心的本质是自由自在的,无来也无往,没有任何事物和现象能够阻碍它。正因为心本自由,所以人性也该是自由无阻的,这样为人们经过修炼就能够自由地脱离俗世,自由地达到彼岸提供了理论依据。慧能祖师对“心性”的认识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他认为“心如虚空”(注:《坛经·般若第二》。),“性本如空”(注:《坛经·忏悔第六》。),又说“心元是妄”(注:《坛经·坐禅第五》。),弦外之音是要说明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一下子把人们拉到了与佛平等的位置,缩小了众生与佛之间的距离,以世俗化为标帜的禅宗终于为佛教争得了更大的市场,获得了更多的信徒,这就是慧能祖师“心性”论对于中国佛教的伟大意义之所在。慧能祖师关于“心性”的认识,对“心性”展开的剖析、解释和论证,沉重地打击了传统的佛教理论和繁琐的宗教仪式,使僵化的佛教一下子换了一副孔,活跃起来,赋予了佛学新的生命力,大大促进了佛教的发展并使之在中国土地深深扎下了根,使禅宗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心性”论对中国佛教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毋庸讳言,慧能祖师是“思想界之一大飓风”,其“心性”论犹如“火山喷发”之势,不仅贡献于中国,也贡献于世界宗教史。???????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试论慧能祖师的“心性论”思想期末论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