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声声慢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声声慢》教学设计
李清照
*_** 王 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反复诵读以及对比阅读,品味叠词的作用。
2、学习通过解读词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进而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的诗词鉴赏方法。
3、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其后期的愁情。
(二)过程与方法
1、熟读并背诵全某某。
2、理解词中的意象,体会其情感,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意象感受词的意境美,体味词人的情感,进而热爱中国古典诗词。
教学重点
调动平时阅读艺术体验,解读词的意象,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调动诗歌阅读体验,准确理解李清照后期作品中所体现的“愁”之内涵。
教学方法:诵读勾画,梳理概括,讨论探究,迁移实践。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温故知新,激发兴趣
导入一:背诵导入,温故知新
1.生齐背《醉花阴》《如梦令》,回顾旧知,巩固李清照前期词的语言风格、写作内容、情感等。
师小结:通过《醉花阴》《如梦令》,同学们知道了李清照南渡前的词清新明快、细腻婉转,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哀婉凄清、苍凉悲楚,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我们通过一个短视频来了解一下。
导入二:视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播放《千古才女李清照》片段,请同学边观看边思考:李清照南渡后都有哪些悲惨遭遇?
播放完视频,生回答。
师小结:南渡后李清照国破家亡、漂泊流落、丧夫孀居、无儿无女……
2.李清照中经丧乱、晚景凄凉,那她的词风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学习她南渡后晚年的作品,也是她的代表作《声声慢》。
二、整体感知,初步把握
(1)《声声慢》是词牌名,看词牌名,应该怎么读这首词呢?缓慢、哀沉
(2)边读边思考:你能读出最能体现词人心情的一字吗?你能读出最能奠定全某某感情基调的一句吗?
生读——其他学生认真听,纠正
学生齐读——感受诗词本身的韵律美、音乐美
(3)思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该怎样读才能读出全某某的愁味呢?在全某某中有什么作用?
①寻寻觅觅
(老师点拨: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在寻觅什么呢?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
板书:动作——茫然???????????(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感觉。)
②冷冷清清:
(老师点拨:寻觅无果,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
板书:环境——清冷???????????????? (应是轻读、降调。)
③凄凄惨惨戚戚
板书:心理——凄厉?????????? (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
叠词作用: ①增强音乐美? ②强调愁情 ③开篇奠定了哀婉凄凉、悲苦愁绝的感情基调
走进文本,体悟意象
一)小组合作,体悟意象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之色彩”,请问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词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意象来抒写自己的“愁”呢?
小组合作讨论:这些意象我们曾经在哪些诗句中接触过?如何理解这些具有丰富含义的意象?这些意象在本词中又有怎样的含义?
(1)三杯两盏淡酒——淡酒
?①列出有关“酒”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某某”
——曹操《短歌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李白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拙酒杯” ——杜甫《登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事?能不能像陆游那样给子孙遗句?能不能得到同时代女子的知心相交?为什么没有朋友?女子无才便是德。她的思想已经凌驾于社会之上,可是地位却卑微;她的才学已凌驾于众人之上,可是她的处境却孤独。当我们读最后一句诗的时候,是低头轻吟,还是抬头控诉?让我们一起把最后一句读一读,读出李清照的孤愤孤傲孤寂。
检测背诵:教师读一句,学生背诵词中跟之相关的诗句
卜算子·咏李清照
又见旧时燕,又遇晚风紧,寂寞黄花无心赏,独对孤窗泣。
雨打梧桐落,滴破离人心。无国无家无亲人,寻觅秋风里。
五、作业
1.阅读梁某某《乱世中的“美神”》
2.阅读《创新设计》33—37,完成预习作业
3.背诵本词,完成42页一大题2小题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声声慢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