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声声慢》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声声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了解诗人的人生际遇及词的风格,体会其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2、 背诵全某某,把握通过意象分析情感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 艺术的熏陶以及 积极的人生观和思想的引导
教学重点 :
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境,体验情感
教学难点 :
1、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表层,探究诗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
教学方法 : 诵读品味、情感体验、音乐熏陶、探究学习、比较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跋涉于岁月的长河,漫步于人生的小路,也许你无法记得曾经有多少人与你擦肩而过,但总有一些人让你无法忘怀。多年前的一次相逢,让我无可救药的爱上一位美丽的女子。为此,我为她写了一首诗:《一袭紫色罗裙的女子》
一泓静谧的湖水
一任银亮的月辉轻洒
一袭紫色罗裙的女子
满怀绿肥红瘦的心事
凝作香腮的一颗热泪滴落
当雁字离时…
/多情的莲荷轻轻摇曳
一袭紫色罗裙的女子
将婉约的心事 揉碎
在皎月轻泻的湖面
涟漪徐徐绽放…
/月辉淡去…
蓝蓝的夜色弥漫
染透了相思的枫林
一袭紫色罗裙的女子
古典的长发随风逸动
一如羞涩的思念渺渺飘摇…
/没有渔舟唱晚的莲池
自有鱼儿倾听你蓄盈的心事
一袭紫色罗裙的女子
当雁字离时
你是否仍在吟唱
无情不似多情苦
一寸还成千万缕
她是一个有着怎样绿肥红瘦心事的女子呢?今天我们通过她的词《声声慢》来探寻她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鉴赏《声声慢》
〈 一〉初读课文,感知作者在词中传达的情感
学生找到词的主旨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是这首词传达的情感,也是词眼。
〈 二〉我们感知了作者的愁,那么愁缘何而来,因何而生呢?下面我们结合背景,探究词中愁的根源和深刻内容
李清照大事记 :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补充‘借梦结缘’故事*(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地边土落)
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 金灭北宋 ,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 漂泊 。
1131年: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再嫁张某某,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某某 离婚 。被 判刑 两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某某》。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点拨:
从上我们得知:李清照由亡国到丧夫,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了解这些之后,你能深刻了解作者的愁情吗?请指出“愁”的内容
国愁,家愁,情愁 / 亡国之恨 飘沦之苦 思念之痛 寡居之悲
原来作者的愁包含这么多深刻内容,难怪作者有这样的感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 再读课文,深入理解作者的愁情/指导:语调低沉、凄婉;节奏不能太快
〈三〉抓住意象,品味情感
1、正所谓:一般愁字别样情,敏感的诗人往往是“感时花某某,恨别鸟惊心”,请找出词中奠定“愁”这一感情基调的句子并分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一棵孤桐,一片孤叶,一位一袭紫色罗裙的女子,都经不起秋风的萧瑟。花落无声,叶落无影,就在这一瞬间,繁华尽褪,只留下无声的怅惘与悲愁!
梧桐细雨,湮没了往事匆匆;叶落归根,种下的却是一个勃发的希望。无论家国还是个人的命运,都不应该在秋风秋雨的叹息中湮灭,随风而逝的,只是一个时代残存的记忆,更是另一个时代孕育的生机!
你听,李清照不也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之音吗!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认识了李清照这样一位的多愁、多情、多才而又美丽、高洁的女子,只会让我们更加珍惜这和平、安宁、幸福而又快乐的生活!
同学们,让我们敞开胸怀,走出课堂,去迎接人间五月天里这明媚、灿烂的阳光!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声声慢》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