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中学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6.1 行星的运动》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公 开 课 教 案
课 题
行星的运动
授课班级
高一(1)班
教学目标[来源:***]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
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来源:学|科|网Z|X|X|K]
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的质量有关。
4、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布拉赫、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澄清对天体运动神秘模糊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
教学重点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教学难点
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究式、问题式;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多媒体演示天体运动。
激发兴趣
展示目标
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
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的质量有关。
明确目标
自主学习 提出问题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独立完成学案课件自主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并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记录以便在后面的突破疑难环节中解决。
学生展示发现问题
师导生学
合作探究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提出问题:
问1:古人对天体运动存在哪些看法?
问2:什么是“地心说”?什么是“日心说”’?
问3:“日心说”战胜了“地心说”,请阅读“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找出“地心说”遭遇的尴尬和“日心说”的成功之处?
设疑激趣问题引导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提出问题:
问1:古人认为天体做什么运动?
问2:开普勒认为行星做什么样的运动?他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
问3: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哪几方面描述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规律?具体表述是什么?
问4:这一定律说明行星运动轨迹的形状,不同的行星绕大阳运行时轨道相同吗?
【做一做】
可以用一条细绳和两图钉来画椭圆.把白纸镐在木板上,然后按上图钉.把细绳的两端系在图钉上,用一枝铅笔紧贴着细绳滑动,使绳始终保持张紧状态.铅笔在纸上画出的轨迹就是椭圆,图钉在纸上留下的痕迹叫做椭圆的焦点.
想一想,椭圆上某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与椭圆上另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有什么关系?
问5:如图7.1-2所示,行星沿着椭圆轨道运行,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行星在远日点的速率与在近日点的速率谁大?
(投影九大行星轨道图或见教材页图7.1-3)
问6:由于行星的椭圆轨道都跟圆近似,在中学阶段研究中按圆处理,开普勒三定律适用于圆轨道时,应该怎样表述呢?
问7:这一定律发现了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与公转周期之间的定量关系,比值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你能猜想出它可能跟谁有关吗?
培养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典例精析
一、对开普勒定律的理解
例1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有一个共同的轨道焦点
B.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的轨道有的是圆形,并不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日心说
二、开普勒三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
布置作业
完成课时作业6.1
课后反思
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学校名录参见:http://www.zxxk.com/wxt/list.aspx?ClassID=3060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中学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6.1 行星的运动》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