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学生用》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1、①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例如:小明在小华的东面,哪么小华就在小明的西面。
2、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某某、右东)来绘制的。
3、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4、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 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
2、笔算除法:
(1)余数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
①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注意:0不能做除数
3、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比较除数与被除数百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是二位数;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是三位数。
4、运算顺序:
(1)只有加减法的算式,从左往右的计算。
(2)只有乘除法的算式,从左往右的计算。
(3)即有加减法又有乘除的算式,先乘除后加减。
(4)有括号先算括号里同的。
第三单元 统 计
1、求平均数的方法:
平均数 = 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 = 平均数 × 总份数
2、(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第四单元 年 月 日
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2、每年有12个月,其中7个大月,每个大月有31天,分别是(1、3、5、7、8、10、12)月;有4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4、6、9、11)月;特殊月2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3、连续的大月有( 7 )月和 ( 8 )月。
4、① 全年的天数: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②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
5、一年分为四个季度:第一季度(1、2、3月)、第二季度(4、5、6 月)、第三季度(7、8、9月)、第四季度(10、11、12月)。
6、求有多少个星期?用天数÷7。
7、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① 一般的公历年份÷4,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② 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8、通常每4年里有( 1 )个闰年, ( 3 )个平年。
9、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一般每4年过一次生日, 哪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
10、计算经过的年份:结束的年份 - 给的年份。
计算经过的天数:结束的天数-开始的天数+1
计算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
11、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1年=12个月 1小时 = 60分
1分 = 60秒 1日=24小时 1周 = 7天
12、计时法有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
13、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14、时间与时刻的不同:时间是一段(中午休息1小时),时刻是一个点(中午1时上课)。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三 )位数,也可能是( 四 )位数。
2、口算乘法:把因数中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第六单元 面积
1、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加数的和是多少
例:同学们浇树,每个人浇10棵,3个人一共浇多少棵?10×3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例:一个练习本的价钱是2元,一枝钢笔的价钱是练习本的3倍,一枝钢笔多少钱?2×3
十一、四种除法简单应用题
1、平均分除法
例:学校把30棵树平均分给6个班来种,每个班分几棵?30÷6
2、包含除法: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例:学校有30棵树,每个班分5棵,可以分给几个班?30÷5
3、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例:果园里有苹果树24棵,梨树8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多少倍倍?24÷8
4、求一倍数是多少?
例:果园里有苹果树24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24÷3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学生用》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