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5周 习作:多彩的活动课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题
习作:多彩的活动
教材与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写活动,第一,要帮学生找到“有感受”且印象深刻的活动。习作的最佳境界是“情动而辞发”,帮助学生找到“深刻的感受”才有可能产生写作的冲动。教学的第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正确理解“多彩”的含义。“多彩的感受”不一定是传统认识中的“成功”“快乐”“有意义”, 而是应该包括“甜酸苦辣、喜怒哀乐”各种体验,即活动中的各种滋味。其次是要帮助学生突破“熟视无睹”的心理定式,采用儿童喜欢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回忆活动,使得每一个学生在“反刍”活动中建立新的意义,激活真切的“感受”。
第二,要学会取舍。一个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有多个环节,多个方面,一些同学过分注重活动过程的完整性,从头写到尾,面面俱到,不懂取舍,造成重点不突出,成了流水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绕一种印象最深的“感受”对材料进行剪裁,剪掉不必要写的那部分内容,留下与深刻“感受”关系最密切的内容。
第三,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既关注整个场景,也注意主要同学的表现,写清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后者学生容易忽略,或草草带过,不会用特写的方式来表现。针对此问题,第一,教师要通过下水文的示范,在结构、描写方法上进行示范;第二,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习作草稿中精选出成功的场面描写和具有普遍问题的场面描写,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修改不足,举一反三,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修改中。
第四,讲究语言的表现力。在讲评习作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好词佳句,进行表扬放大,树立学生追求语言表达品质的意识;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语言表达上具有普遍问题的词句,引导学生一起修改,做到用词准确,句式讲究,能恰当使用修辞手法,帮助突出场面的氛围、人物的感情。
基于以上认识,本课教学的任务是:通过活动梳理,帮助学生打开写作的思路,找到自己“有感受”的活动;通过帮助给提纲“治病”的活动,让学生明白不能“贪心”, 要学会取舍;用下水文引路,作后讲评进行修改,引导学生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同时关注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写好《多彩的活动》。
学情分析:
习作《多彩的活动》, 是一则贴近学生生活的习作命题。学生的生活不缺乏活动,学校里,节庆活动、竞赛活动、实践活动;家里,庆生祝寿、迁婚庆等。可以说,学生是在活动中成长时。因此,这一主题学生有内容写,有兴趣写。根据课本上的题意,本次习作主要是写校园生活中多彩的活动。
但有话写,不等于会写。尤其是对“点面结合”的运用,学生还不熟练,运用起来还有难度。还有我们班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也有比较大的问题,语言口语话,缺乏生动,所以在讲评习作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好词佳句,进行表扬放大,树立学生追求语言表达品质的意识。
教学目标
1.拓展思路,认识“多彩”,确定合理的习作内容。
2.编写和修改提纲,学会围绕具体的“感受”合理取舍素材。
3.尝试使用“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写作。
4.在作后讲评中完善习作。
教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写清楚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学难点:
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既关注整个场景,又要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
教 学 流 程:过程设计(突出主问题与关键学习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拓展思路,认识“多彩”,确定合理的习作内容。
2.编写和修改提纲,学会围绕具体的“感受”合理取舍素材。
3.尝试使用“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写作。
板块一 拓展思路,激活“感受”
1.阅读课文,插图中是什么活动?细细观察、回忆,这些活动给你什么感受?
出示作业单:
活动
拔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作后讲评中完善习作。
板块一 明确要求,交流评价
1.出示评价标准:
①活动过程不贪多,有选择,得两星;
②活动过程既关注整个场景,也注意个别同学表现,得三星;
③选择的“点”和“面”能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得两星;
④活动过程中关注到自己的内心活动,得两星;
⑤描写的语言生动,得三星。
2.展示学生的佳作。
3.学生根据评价标准给展示的习作打分并提出修改建议。
板块二 自主修改,同桌交流
1学生修改习作。
2.同桌之间交流,评价修改稿,重点关注点面结合部分。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
反思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第5周 习作:多彩的活动课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