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第二课时教案

本文由用户“lnxiaoaojianghu”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11-26 11:57:01 举报文档

以下为《穷人第二课时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穷人》第二课时教案

*** 段某某

教学目标:

1.能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来体会桑某某和渔夫的人物形象。

2.根据提供的语境,联系课文内容描写桑某某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某某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

2.能联系课文内容写出桑某某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顾引入,唤醒人物形象。

1.回顾:穷人是一篇小说,小说的三要素包括——环境,人物和情节,利用小说要素简要概括一下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引导:说一说其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3.过渡:这篇小说还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和对话描写,通过这样的描写,我们又会看到一个怎样的桑某某和渔夫呢?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板块二 品读心理,感受人物形象

1.创设情境:桑某某的内心,系着海浪中的丈夫,系着熟睡中的孩子,还系着邻居西蒙。她去探望生病的西蒙,却发现西蒙已经去世了。她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抱回孩子后,桑某某的内心感受又是怎样的呢?

2.自读课文: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的第8~11自然段,写出桑某某抱回孩子后的心理活动。

3.引导交流。

(1)思考:抱回孩子后,桑某某的内心又有哪些感受呢?请同学们小声朗读这段话。

(2)学生交流: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桑某某怎样的内心世界?

4.引导探究:桑某某为什么会矛盾,又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你体会到渔夫的内心是怎样的?

(2)思考:“熬”是什么意思呢?通过这个“熬”,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要读出渔夫既觉得这件事难办,但又毫不犹豫地要帮助西蒙孩子的复杂心理过程。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仔细体会渔夫的内心变化。

4.揣摩桑某某心理,尝试练笔。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引导:男生是渔夫,女生是桑某某,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的第12~27自然段。

(2)思考:桑某某和渔夫对话的过程中,出现了两次沉默,想一想:桑某某为什么会沉默?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体会桑某某的敏感与担忧,体会桑某某回复丈夫话时的“心不在焉”。

(4)在这两次沉默中她会想些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一处,把桑某某的想法写下来。

(5)学生交流。引导其他学生评价。

板块四 总结升华,推荐阅读

1.思考:课文学到这里,你认为桑某某和渔夫还是穷人吗?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他们不穷,他们有着可贵、动人的品质,有着善良纯洁的人性之美。

2.回读关于“小屋里”的环境描写。

思考:听了渔夫和桑某某的故事,再读这“温暖而舒适”的小屋,你又有什么不同的体会?

3.总结:今天,我们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穷人》,通过品读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到了桑某某和渔夫的热心、善良。

4.布置作业。

(1)课后继续完善小练笔。

(2)阅读列夫?托尔斯泰其他作品。(选做)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穷人第二课时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