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认识计算机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小学生要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本节课是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学习内容是认识计算机,共4课。在内容安排上,本单元围绕“计算机”主题。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1次课,学习内容是为认识计算机,了解什么是计算机,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未知事物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同时,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自制力较弱。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并能够准确说出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名称。
(2)学会如何正确的开、关机的方法及鼠标的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主要以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索-成某某-激情的学习循序中,自主探索能力与协作学习方法得到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并指导学生如何上好计算机课。
(2)能够规范地使用计算机,并注意爱护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设备及学会正确开、关机。
2、教学难点
准确的辨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熟悉鼠标的基本操作。
五、教学过程设计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表所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新课导入
(5分钟)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猜个小谜语。谜语内容是:不会说话会计算,不会想来却有脑,少了电源就睡觉,没有鼠标受不了。这个谜底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同学们可以分组讨论。(打开PPT课件,出示一个小谜语的内容,让学生猜一猜。)
积极分组讨论谜语答案,每组派一位同学回答。
通过谜语,抛出问题,引起大家的兴趣,也能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2. 新知识探究
(30分钟)
同学们的回答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就是“计算机”。(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引出计算机,从而进入新课。)同学们的讨论都很认真,下面跟着老师一起进入新课的学习——认识计算机。
显示器
教师:通过学生都知道的电视机对显示器进行讲解: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与家里的电视机外形差不多的设备吧,它的名字叫显示器。虽然它与电视机差不多,但是却比电视机清晰许多,我们可以近距离使用它。”通过PPT课件展示显示器的图片,并讲解显示器的一般作用: 显示器通常也被称为监视器。显示器是输出设备。它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显示器是我们与计算机面对面交流的工具,它能将计算机工作的结果显示在屏幕上,它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鼠标:
从学生都知道的小老鼠引出对鼠标的认识:我们这里的小老鼠是电脑上使用的一-种工具,叫做鼠标因为形似老鼠,所以简称“鼠标”出示鼠标的图片,并对鼠标进行讲解:鼠标器用来操作计算机进行工作,虽然它个子很小,但是它的作用却很大,它是计算机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之一 ,帮助我们更方便快捷的进行计算机操作。它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同学们,我们一会儿还要学习鼠标的基本操作。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下一个设备。
键盘
小朋友,平时有没有看见爸爸、妈妈用电脑打字啊?对,我们用来打字的设备就叫做键盘。有没有小朋友会打字啊?这位小朋友真棒。键盘可以帮助我们输入一些文字、命令,或者可以在某些时候代替鼠标器工作。键盘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它的按键很多,要正确、快速地使用它们,需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容的操作步骤。说一说:存在的难题可能:不能熟练进行光标的移动与定位。认真、仔细观看老师的演示,想一想问题的解决方法。
认真观察图片,了解显示器的一般外形。
通过观察图片,加强对鼠标的理解。
每一步的任务明确、具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任务目标较易实现,这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较高的计算机自我效能感,进而形成较浓厚的计算机学习兴趣。通过完善作品,不仅可以及时反馈和巩固演示内容,还能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和补救,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3、课堂小结及评价
(5分钟)
总结:回顾本堂课学习的知识点
参照书中的评一评,进行自我评价。
将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形成清晰的主线。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认识计算机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