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三课 文化古镇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三课 文化古镇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文、看图,感受邵某某古镇文化的古风遗韵。
2.借助多媒体,带领学生了解邵某某人民的勤劳聪明,感受邵某某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3.了解与邵某某相关的历史文化名人,通过他们的故事、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激发学生的自豪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古镇的古风遗韵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教学难点:培养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认识古镇的名胜古迹;
2.借助故事、传说,诗句,进一步了解邵某某的历史,感受邵某某的古风遗韵。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家乡邵某某是经济重镇,发展迅速。在感受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同时,你有没有发现,与繁华的大街相辉映的还有一条条老街、一个个名胜古迹?
2.课件配乐济展示邵某某古迹的相关图片,指名分别说出这些古街、古建筑的的名称。
3.小结:邵某某不仅是一座经济重镇,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古镇。
4.板书课题:文化古镇。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所写的内容。
2.组织交流:通过初读,你对邵某某的历史文化有了哪些了解?
3.小结:千年的历史给邵某某留下了厚重的积淀,古街、古某某、古民居处处彰显着小镇的古朴;铁牛、XX子诉说着动人的故事;诗歌、乐曲,传承着千年的文化……无数人慕名而来,被它吸引,为它赞叹!
三、领略古迹。
1.出示古XX、大码头、古牌楼图片。
(1)组织交流:指名说说它们所在的位置和现实生活中对它们的印象。
2.介绍古XX的历史。
3.指名说说课前了解的关于大码头的传说,讲一讲乾隆六下江南,途径邵某某的故事。
4.出示图,引导欣赏改造修缮后的古XX沿岸的风光。
5.引导交流各自的感受。
6小结:漫步在古XX边,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被古色古香古韵所吸引,流连忘返!
四、赏析描写古XX的诗句。
1.出示诗句:淮海无林邱,旷泽千里平;XX杳无涯,湛湛春波生
2.指导朗读:范读,引导读出节奏;自由读,读熟;齐读。
3.组织交流诗句的意思。
4.有感情地诵读诗句。
小结:古镇邵某某,与千年XX为邻,被滋养和润泽,钟灵毓秀。这诗句伴随着它也流传了千古。
五、再读课文,回味感受。
1.带着对古镇新的认识,自由再读课文。
2.齐某某、二两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邵某某人民的勤劳聪明,感受邵某某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3.了解与邵某某相关的历史文化名人,通过他们的故事、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激发学生的自豪之情。
一、复习
1.指名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古镇邵某某的文化有了哪些了解?
2.过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古XX边的邵某某人不仅勤劳,而且聪明,他们受到古镇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二、认识与欣赏“邵某某牌子曲”
1.播放音频:《邵某某牌子曲》,让学生闭上眼睛,凝神静听。
2.组织交流听完这首曲子的感受。
3.小结:“邵某某牌子曲”展示了独特的乡土音韵,有着浓郁、甘醇的乐曲韵味。
4.出示图片,逐一指导学生认识弹奏这首乐曲的乐器:丝竹、锣鼓、小击乐,云锣、XX锣、小汪子、小铙等。
5.介绍“邵某某牌子曲”的由来和发展:锣鼓小牌子演奏最初出现于迎神赛会,时有佛门弟子、道教传人参加演奏。演奏庄重典雅。加之邵某某庙会特有的“新春赛锣”,两班或多班赛锣队相聚,“分谱配合”被邵某某锣鼓小牌子吸收,器乐合成渐臻完善。至解放前,每逢“东岳庙会”、“观音会”以及春节、元宵节等节日,都有小牌子演出活动,俗称“踩街”。队伍沿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读第五自然段,思考:邵某某曾经涌现出的古今名人。
5.组织学生说说其中某一个了解的人,向大家介绍他的成就。
6.指读第五自然段,感受作为邵某某人的自豪感。
五、总结
古镇邵某某,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千年的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留给我们的都是非常宝贵的物质遗产和精神财富,作为邵某某人,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更要把这古风遗韵更好地传承下去,并能通过我们发展壮大!
板书设计:
第三课 文化古镇
名胜古迹:古XX 古牌楼
民间文化:牌子曲 栽秧号
历史名人:曾某某 涌现出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第三课 文化古镇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