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血液题库

本文由用户“hailangliu365”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3-23 07:19:21 举报文档

以下为《第3章 血液题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一、名词解释

1.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2.血浆:血液与抗凝剂混匀后离心,上层淡黄色液体为血浆,其成分为血液去除有形成分后留下的部分,包括水和溶解于其中的各种溶质。

3.血清:血凝后,血凝块收缩析出的淡黄色液体,称为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缺少纤维蛋白原。

4.血浆渗透压:指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作用力,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多少,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大小无关。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两部分组成。

5.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以红细胞在第1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

6.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是由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而生成的凝血酶最终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

7.外源性凝血:由来自血液之外的凝血因子III所启动的凝血过程称为外源性凝血。

8.内源性凝血:参加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中,由因子XII激活所启动的凝血途径称为内源性凝血。

9.纤维蛋白溶解:指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降解液化的过程。

10.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而分类的血型系统。

11.Rh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表面是否含有Rh抗原而分类的血型系统。

12.交叉配血试验:指将供血者的红细胞和血清分别与受血者血清和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反应。

二、选择题

1.血液的组成是_________。

A.血清+血浆 B.血浆+红细胞 C.血清+红细胞 D.血浆+血细胞

E.血细胞+血清

2.红细胞的主要

功能是_________。

A.缓冲pH B.缓冲温度 C.运输激素 D.运输铁 E.运输O2和CO2

3.正常成熟红细胞形态呈_________。

A.双凹圆盘形 B.双凸圆盘形 C.球形 D.椭圆形 E.梭形

4.球形红细胞_________。

A.变形能力增大 B.脆性增大 C.沉降率增快 D.血细胞比容增大

E.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

5.红细胞悬浮稳定性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

A.血浆白蛋白增多 B.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 C.红细胞叠连加速

D.红细胞脆性增加 E.血浆球蛋白减少

6.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骨髓中的_________。

A.成纤维细胞 B.髓系干细胞 C.淋巴系干细胞 D.基质细胞

E.多能造血干细胞

7.发生巨幼细胞贫血的原因是_________。

A.缺铁 B.蛋白质摄入不足 C.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 D.EPO生成不足

E.缺钙

8.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

A.骨髓 B.肝 C.脾 D.肾 E.腺垂体

9.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_________。

A.雄激素 B.雌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生长激素

10.有生命危险的急性失血量是指超过总血量的_________。

A.5% B.10% C.12% D.14% E.16%

11.急性化脓性感染时,显著增多的是_________。

A.红细胞 B.血小板 C.嗜酸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2.血浆中的蛋白质主要包括_____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酶立即失活。另外,肝素还能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防止形成血栓。4)血流速度快,可迅速稀释某些被激活的凝血因子,使血小板不易接触血管壁,避免发生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所以正常情况下,血液不易发生凝固,而保持流动状态。

6.输血的原则有哪些?

1)首选同型输血,即ABO血型相合,生育年龄妇女和反复输血患者保证Rh血型相合。2)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根据结果判断能否输血。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反应,可以输血;主侧凝集,不论次侧是否凝集,绝对不能输血;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紧急情况下考虑异型输血,缓慢少量,密切监视输血过程,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3)发展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3章 血液题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