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本文由用户“SJ49182841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9-18 15:37:23 举报文档

以下为《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一、 内容与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指的是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其核心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以及列强侵华的罪行,理解它关键就是要弄清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原因、经过、结果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学生已经学过鸦片战争,本节课的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由于它还与政治、地理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 的地位,教学的重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华的罪行。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要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利用教材中的历史图片和历史地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分析解决。

二、目标与分析

目标: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等史实。掌握圆明园被烧毁,主权进一步丧失,领土被大量割占的耻辱。

三、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提问: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定,给中国带来什么后果?列强是否满足已经得到的利益?

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满足

过渡:《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沉重的灾难,列强并没有满足贪婪的欲望,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扩大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找借口发动战争,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由于这场战争是上一次战争的继续,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问题一:火烧圆明园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爱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问题2:看书并结合图表,总结出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有哪些特点?

(1)趁火打劫

(2)武力相逼,调停为诱

(3)一纸定夺,强割强占

(4)步步蚕食

问题3:那么,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

先后两次鸦片战争反映了清政府腐败无能,它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

五、课堂小结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等罪恶行径,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是因为当时社会制度的落后及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这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作为青年学生更应该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不让历史悲剧重演。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始终没有放弃过反抗斗争,才避免了中国沦为殖民地的命运。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六、板书设计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1月)

原因:英不满足即得利益,扩大侵略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第二次鸦片战争 侵略者:英国、法国

罪恶:火烧圆园明

1858年《瑷珲条约》:60万某某

1860年《北京条约》:40万某某

俄国侵占的领土 1864年戡分西北界约记:44万某某

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等:7万某某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