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管理B-案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案例一
故事里的管理
本来想就管理这一非常严肃的话题与华讯集团的董事、华讯集团集群通讯中心的总经理丁某某先生进行探讨,没想到丁先生却给我讲了几个故事,我把故事复述给大家听,以明事理。
故事一:木桶理论。讲到木桶理论,丁某某即兴拉出一块黑板,边画边说:“众所周知,木桶的桶壁是由很多块木板组成的,无论木桶的容积有多大,桶壁中那块高度最低的木板决定了整个木桶的盛水量。这个质朴的道理启示我们,在系统中,只要有一环不匹配就可能导致整体功能的低下。有时一个人的缺陷就可能会葬送群体成员的努力。所以必须取长补短,解决薄弱环节,发挥整体优势。我们要达到‘木桶’的最大盛水量,就要尽可能拉高最低的那块木板。”有一个华讯员工,由于与他的主管关系不太好,工作时的一些想法不能被肯定,而忧心忡忡、情绪不高。刚巧,摩托***需要从华讯借调一名技术人员去协助他们搞好市场服务。于是,丁某某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派这位员工去。去之前,只对那位员工简单交代了几句:“出去工作,既***,也代表你个人。怎样做,不用我教。如果觉得顶不住了,打个电话回来。”一个月后,摩托罗拉打来电话:“你派出的兵还真棒!”“我还有更好的呢!”丁某某不忘***的同时着实松了一口气。这位员工回来后,部门主管也不由对他另眼相看,于是他自己也增强了自信。这时,桶壁中高度最低的木板被拉升,水桶的容量就得到了提升,薄弱环节不再薄弱。或许当他某一天离开华某某,摩托罗拉就是他的首选,而不能相忘的一定会有丁某某。“脑子是你们自己的,客户也是自己的,至于你们能带走多少,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这是丁某某的口头禅。
故事二:青蛙跳水。一个管理者,不光要去管理下属,也要学会管理自己。管理者自身的危机感也许会来的更强烈一些。当管理层僵化时,其下属或随其僵化或另择良木,因此管理层有义务带动其下属一同向上。曾有人做过一项实验:将青蛙放入滚烫的水盆里(当然这是环境保护者所不能容忍的),青蛙会“啪”的一声弹跳出去;而如果先将青蛙放入凉水盆里,然后慢慢加热,青蛙的反应是什么?青蛙慢慢适应了温水,等到水热到难以忍受时,它已经没有了跳出水盆的能力,只能烫死。所以,当你有能力去跳跃时,就要珍惜这种能力。而当你到了习而不察、熟练而无能时,就只好画地为牢了!
故事三:两个和尚抬水吃。谈到管理层次问题,丁某某说:“国外很多人在研究经理们究竟管理几个人合适,他们依据管理层次的不同,研究结果不一,12个、20个、40个人不等。而在中国,***的老总喜欢带三个副总为其冲锋陷阵。但有的时候,会演绎出‘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传统故事。三个副总经常互相牵制、互相扯皮,中国人的善于内斗有时会发挥得淋漓尽致。”当问及丁某某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时,回答是这样的:“我原来只用一个做市场的副总。后来,上级又给我派了一个副总。两个和尚抬水吃,抬得不是利益,而是责任。‘水桶’的位置不可能永远保持中央,或是为了保持平衡花费很大力气。我干脆就不让他们抬水吃,而给他们两个‘木桶’单独挑:平级之间肯定有一定的竞争性,我会令新人去开拓新的市场或划出一部分市场,让两个人分权而治,尽量减少两人之间的交界面。这样我就有可能分出精力去做总体规划、细化职责并随时对他们的交界面进行协调。这种解决方法真的很简单,既然不能亲密‘挑水’,何不‘分桶而治’!”
问题:
1.木桶理论说明了,在管理中我们应该遵循什么原理?为什么?
2.“青蛙跳水”故事对于我们在管理上有什么齐发?
3.***为什么会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
案例二
记过处分
某中学数学考试,当监考教师王某满脸汗水跑进教室时,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无独有偶,外语教师的家里也不太平,从电话里教导主任得知,外语教师晚饭没吃就躺下了,家里人怎么劝也劝不好,只好请教导主任高抬贵手。两家人似乎串通好了,都寻死觅活地要教导主任把处分撤销了,而且,还要消除不良影响。此时此刻,教导主任的感觉都有点麻木了,好像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似的。
深夜,教导主任找出学校的规章制度,里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凡是监考教师迟到,将给予监考教师处分;凡是因为监考教师的原因而延误考试的,将给予监考教师行政处分。教导主任放心地睡觉了。
问题:
1.试评价王某、外语教师、教研室主任和教导主任的行为。
2.试评价该中学的控制体系。
3.如果你是这位教导主任,你将如何处理这件事。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管理B-案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