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学案: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答案含解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学会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3.了解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了解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自主探究
1.物质是由 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通常用来量度的单位是 。?
2. 的现象,叫做扩散。?
3.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 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 ,分子运动越 。?
4.分子间存在 和 。?
合作探究
一、物质的构成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的内容,了解物质的构成。
提出问题:
1.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它的直径大约有多少米?通常用什么单位来量度分子?
2.如果把1 cm3空气中的分子用每秒计算1010次的计算机计数也需80年。这说明了什么?
归纳总结: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 构成的。?
二、分子热运动
探究活动: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观察。
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发现密度比空气大的二氧化氮进入上面的瓶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课件展示:
(1)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硫酸铜溶液在量筒的下部,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之间的界面明显。静放几天,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
(2)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五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 mm深。
生活实例:在腌咸菜的时候,菜往往要十天左右才会变咸,而在炒菜时,只需要几分钟后菜就咸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探究实验:在一个烧杯中装一些凉水,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中装等量的热水,用滴管分别在凉水、热水中同时滴入一滴红墨水。比较两杯中红墨水的扩散现象。
归纳总结:
1.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2.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 ,分子运动越 。?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探究活动:
(1)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2)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的内容,了解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
归纳总结:
1.分子之间既有 又有 。?
2.固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一定的 和 。?
3.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气体具有 ,容易被压缩。?
4.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液体很难被压缩,没有确定的 ,具有 。?
课堂检测
1.对于飘在空中的尘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和一个原子差不多大
B.它包含几个分子
C.一个尘埃就是一个分子
D.它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
2.关于扩散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只发生在液体之间
C.只发生在固体之间
D.可以发生在任何物体之间
3.下列现象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沙尘暴,飞沙满天
B.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
C.槐树开花时,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
D.煮稀饭时,看见米粒在水中翻滚
4.“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表面太光滑
C.玻璃的分子间只有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答案:分子无规则运动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慢
解析:水由无色变为绿色,表明有新的物质成分——茶进入水中,这里没有借助外力,是茶分子和水分子运动的结果。冷水的温度较低,用其泡茶“慢慢浓”,表明扩散较慢,或分子无规则运动较缓慢。
8.答案:斥力
解析: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9.答案:不属于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解析:根据题意知,PM 2.5在空气中的运动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有效减小PM 2.5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有多种,如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使用电动汽车代替燃油汽车等。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学案: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答案含解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