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伦理学》答题纸

本文由用户“微嗳祢”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5-06 15:19:13 举报文档

以下为《《公共伦理学》答题纸》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试卷代号:8157

上海开放大学2021至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公共伦理学》答题纸

学院、分校(教学点): 杨浦分校 学号: ***300051 姓名:施某某

一、论文格式要求如下:

1. 题目:字体,宋体加粗;字号:小三号。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

2. 正文:

(1)文字统一用五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

(2)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小四号宋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注意: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二、请同学们下载此答题纸,不要删除本页(相当于封面)。课程论文考试的内容从第二页开始。

人道有伦,法度有理。昏官当道,惩奸除佞。

天有道、人有伦

生活在中国,我们从小必定听过两个词“人伦”、“天道”。人之所以区别于牲畜草木,离不开我们人类有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思维。我们作为这个星球上最高等的生物,自然有着其他物种所没有伦与道。“伦”在我们中文的与语境里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其中离不开长幼尊卑、忠孝仁义、天纲地常等多种礼教。这些东西可谓是是历久弥新,传承在我大中华的血脉之中,是深深烙在国人心中的中国印。“道”指的是法度与规则,世间万物遵循的规律与方式。所以,天有道又是什么,人应该适应自然环境的规则,适应这个世界、这个世道的潮流的大势所趋,且顺昌逆亡。而人伦一词在当代主要指的是,人的阅历与人情世故、待人接物方面的。我们通常会说到一个词“罔顾人伦”,说明某人对世界的情理与规则把握的十分蹩脚,活得很失败,白来世上走一遭。由此可见,人伦二字知易行难,事非身经不知其妙也。

行有度、法有理

说完了思想精神层面的东西,我们就要说说行为和法度这个维度的法门道行。首先,我说说何为“行有度”。行为的度有三层含义,风度、理性、有原则拿捏得当。中国人的语言有时就是这么微妙而有趣,简简单单一个字却言深似海。我们撇开这些不说,来讲讲“度”背后的“闲闻趣事”。从小,在课堂上我就听到一句话—君子成人之美,不错这就是对风度一种很好的诠释。虽然在当代我们并不是特别标榜做高风亮节的的“君子”,但是我们可以从日常的一言一行来改变自己,提升气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勿以善小而不为,其实它距离你我并没有想象重那么遥远,多打扫一次卫生,多一次耐心的解释与引导以及对旁人小小的夸赞;这些点滴之恩,微薄之善就是在为自己行善积德,提升境界。同时,理性也是构成的一部分,在时下无论男女都会听到一句话,“饮酒有度,好色有品”,这似乎成了一种新风尚,被当代人所推崇。一个人往往要建立在相对理性的眼光之上,对欲望才能有度,对美色及名利才能优雅平和的去品鉴。再来说一下另外的一层含义,度有时便是规则与原则,将严于律己的规则当做一种原则,这便使你在向一个优秀的成功人士在靠拢。这份原则之中,少不了的一份坚持。当你在感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乐趣之时。你便拥有了一种高级而又持久的快乐。

说完了度我们来说说法有理,有理二字,似浅而深。我们先说一个简单的含义,它是有道理的。确实有很多法学专家所共同制定的,合乎这社会,对大众生活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具有较高的受众面。再者就是,法是很有理性的,人类社会在近500年的时间里,逐渐由人质转变为了法制。所以理性的制度模式才是被人们所拥戴的,象征思想和治理模式的进步。

到这里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舞弊、弄虚作假等恶劣行为。有完善的体系固然重要,如果真心实意的付出也要相信清者自清。改变行为,纠正思想,从点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恶为之。惩治奸恶并不完全是雷厉风行、杀一儆百这样公开处决能做到的。这仍需要法度与人伦的共同协作,从根源斩断,从完善机制细节杜绝;将其作为一种动力,使未来蓬勃发展,为了美好的明天与下一代,然我们携手努力吧!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公共伦理学》答题纸》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