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解题技巧指导

本文由用户“grddd12345”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6-23 06:05:46 举报文档

以下为《中考历史解题技巧指导》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22年中考历史解题技巧指导

一、选择题备考方法(认真审题是关键)

1、三看题干:一看时间、地点、人物,界定答题范围;

二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

三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中心;

2、三思选项:认真思考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

认真思考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认真思考每一个备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二、非选择题解题技巧(题型有填空题、表格题、材料题、地图题、时间轴等形式)(35分)

1、带着问题看材料

先看题头明确本题主题;带着问题看材料,针对性找出材料中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

关键词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国家、朝代、文献(包括引文出处)等

2、根据问法确定答题方法

问法

答法

注意事项



第一种

根据材料指出(找出、写出、回答、作者认为等)

照抄材料

抄和问题对应的关键句、关键词



第二种

根据材料概括(归纳、提炼、总结等)

归纳材料

不可照抄材料,更不能全某某;

提炼关键词句(尝试去掉“的地得”前面的修饰词、适当加上有关“动词”或颠倒材料关键词位置、或用意思相近的词替换、翻译文言文)







抄资料

抄进场资料与材料意思接近的内容



第三种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

材料和教科书做个链接

抄与材料对应的教科书内容(或笔记内容)



第四种

认识、启示、感悟、关系等

言之

有理

抓住本题的总主题和每个材料的小主题,找到依据,组织语言。

针对开放性的问题,答案要多写几条,答案要点化,标上序号。



3、三答:解题的落脚点

(1)问什么答什么,先问什么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

紧扣题意、论从史某某。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对号作答,坚持“问什么答什么”,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注意答题的顺序,条理要清晰。

问“措施”要加动词。如美国应对经济大危机采取什么措施?罗斯福实行新政。

问“变化”:如“发生什么变化、怎样变化”,写答案要涉及前后,由________到________。如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怎样的变化?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答题中涉及到的重要问题:

(1)“认识”与“启示”类:问“启示”可以加“要”,

有何“认识”:_______是________。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再如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

有何“启示”:要怎么做,应该怎么做。如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写答案必须带“要”)

(2)问“目的”:写答案前带“为了”(如《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

(3)“原因”“作用”“影响”“意义”类

写“原因” :由于……或……打击或影响(如鸦片战争爆发直接原因:由于林则徐禁烟运动的影响)

“作用”: “促进了、推动了、有利于……”之类的词语。

(4)变化类

提示:要写出变化的过程,“从(由) 到(转变为) ”,即变化前的状况到变化后的状况。一般2分。如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趋势”类:要根据大题的主题,简单概述为一句话,一般为1分。 提示:

根据图表数据判断趋势:一般呈上升趋势(逐步上升、逐步增加)、下降趋势(逐渐下降、逐渐减少)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近代化(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科学化;向西方学习) 世界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加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一言不中,千言无用,多写不得分。

②最后一问综合题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多写几点,有把握的写前面,切忌长篇大论。

③填空题作答不能多写文字和标点,答题纸上只能出现“ ”所需的答案

5、书写要求

①注意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清晰,不写错别字;材料题尽量不要随意涂改,写在正确的位置,箭头调换位置不可取。②尽量写中文,如世贸 ③不要用箭头或图示答题,要用语言表述;④书名号和双引号该有的必须要有,不该有的不要乱加;⑤注意涂卡清楚(选项全覆盖)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中考历史解题技巧指导》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