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藏戏》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藏戏》教学设计
***小学 孙某某
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
2、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准备: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多元导入
在本单元课文中,我们随作家老舍一同感受了美好快乐的春节,随作家沈从文品尝了美味的腊八粥,还从三首古诗里面了解了寒食节、七夕节、中秋节。我们的祖国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比如说戏剧,教师出示几个地方剧种视频,学生猜名字。(课件播放,学生猜一猜他们分别是什么剧种。)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了解的这个剧种,有着 600 多年的历史,比国粹京剧还早 400 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它就是 —— 藏戏(板书课题,齐某某),跟其他剧种相比,藏戏有着怎样的表演特色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落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落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读后课堂交流、梳理:
第1-3自然段概述藏戏特点。
第4-7自然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
第8-17自然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
第18自然段总结全文。
教师明确: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思路清晰。
三、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
1、自由读第4-7自然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3、这个传祺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提示: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如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义举……
小结:这个传祺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板书:形成:传祺)
四、朗读品味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2、朗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
教师引导:这三个都是什么句?回忆一下反问句的作用,那么作者连用三个排比式的反问句,想强调什么 ? 又想表达强烈的什么感情呢?再读读句子,看谁能读出问号背后的东西?(强调藏戏的特点,表达强烈的民族的自豪感。)
3 、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一读这三个句子。 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自主研读,合作交流,品味藏戏艺术特色。
1 、默读 8—17 小节,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
( 8—14、16 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 17 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 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 、学生读课文第8-17自然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并完成填空,从文中找出依据后,小组合作探讨。
①(? ? )的面具;②(? ? )的舞台;③(? ? )的演唱风格。
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读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
3、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
(1)第一个特点---戴着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
出示句子: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一部戏一唱就是三五天,这在戏曲表演中是多么独特、多么稀有啊,难怪作者开篇就用了三个排比反问句来表达心中强烈的赞叹和自豪之情(齐某某 1—3 小节)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又了解了一个新的剧种----藏戏,知道了它的形成和艺术特色,在写作手法上,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思路清晰,为了突出藏戏的艺术特色,对面具进行了详写,这些都是帮助我们阅读和写作的好方法。
六、课下作业:模仿本文的结构和内容,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地方剧种。
附板书设计:
形成 ---- 传祺 唐东杰布 为民造福
藏戏
特色 ---- 面具:多样、性格鲜明
舞台:简单
演唱:时间长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藏戏》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