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会考地理题及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会考地理题
单选题
据中央气象台发布信息,2018年11月24日20时至11月25日20时,北京北部、河北北部和西部、山西东部等地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述地区在该时段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空气湿度小 ②气温较高 ③人口密集 ④风力较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时,当地采取的最合理的防灾措施是
A.紧急撤离全部居民 B.加强监测与预报
C.大规模砍伐森林 D.加固木质建筑物
3.我国北方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格局类型多呈( )
A.分散型 B.条带状 C.团聚型 D.放射状
4.我国南方有一些村落规模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人口也较小,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传统因素 D.风俗习惯
2017年11月,印度尼西亚的阿贡火山持续喷发,火山灰遮天蔽日。读图2“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
5.阿贡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
A.地壳 B.岩石圈
C.软流层 D.地核
6.火山灰弥漫空中,会导致该地区的
A.①增加 B.②减少 C.③增加 D.④减少
7.印度尼西亚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其位于
A.板块交界处 B.板块内部 C.海陆交界处 D.海洋内部
桂林山水甲天下,下图为“桂林山水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塑造桂林山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波浪侵蚀
9.桂林山水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开放性 D.独立性
下图为“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10.自然带①→②→③的变化体现的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
11.自然带②→④→⑤变化的基础是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洋流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左图中M处岩石类型及N处岩石形成过程分别对应于右图中的
A.a ① B.b ③ C.c ④ D.d ②
/
13.有关左图中地形及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山岭从成因上看属于火山 B.乙处地质构造适合寻找地下水
C.丙处岩石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D.丁处地质构造适合修建水库
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14.关于图示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甲到丁纬度逐渐降低 B.图示山地位于北半球
C.图示山地的南坡为背阳坡 D.从甲到丁距海越来越远
15.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16.与丙山地相比,甲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低 B.海拔较高 C.降水较多 D.距海较远
读 “我国五元人民币背景图(泰山)”、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
17.塑造左图所示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侵蚀作用 B.搬运作用、堆积作用
C.风化作用、堆积作用 D.侵蚀作用、搬运作用
18.右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冷却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22.C 23.B 24.A 25.D 26.B 27.B 28.A 29.A 30.D
31.C 32.C 33.A 34.B 35.D 36.A 37.A 38.A 39.B 40.C
41.D 42.A 43.B 44.C 45.A 46.C 47.C 48.C 49.A 50.C
51.B 52.B 53.A 54.B 55.D 56.D 57.D 58.C 59.D 60.B
61.C 62.A 63.B 64.A 65.C 66.D 67.D 68.D 69.A 70.C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会考地理题及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