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对发展的规划设计与村民发展需求如何契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直接联系群众的纽带,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好“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1、要抓好班子建堡垒,提供乡村振兴组织动力。一是打造乡村振兴强堡垒。要持续开展支部“五化”建设,加大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治,通过实地走访、定期调研等形式,对基层党组织在组织队伍、集体增收、党风廉政等方面进行“把脉问诊”,精准查找基层党组织的弊病所在,确保每一个支部都硬起来、强起来。二是培育乡村振兴擎旗手。进一步加大从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转军人等优秀党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党组织书记日常调整任职资格联审、县级备案管理等制度。扎实开展“头雁”培育行动,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对产业发展、环境治理、乡风文明等方面进行专题讲解,帮助基层干部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健全完善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按照上级政策规有关规定,完善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制度,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激情。三是选优乡村振兴护航员。按照“尽锐出战”原则,向村(社区)选派政治思想好、能力强、作风实驻村工作队员,协助抓好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注重因地制宜、人岗相适,增强选派干部的针对性,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2、要培育人才强队伍,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一是多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活力村、乡风文明和谐村、村庄生态秀美村“五村创建、百村示范”活动。二是创新“党建+协会”模式。以农村无职党员为主导、基层群众为主体,探索推行“党建+协会”模式,组建卫生保洁、移风易俗、信访维稳等各类公益协会,充分调动无职党员和群众参与村级治理的积极性。三是创新服务群众模式。进一步落实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工作,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全面下沉到镇(街道)、村(社区),重新梳理办事服务流程,健全管理服务制度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行“窗口受理、网上办理”模式,实现“一站式受理”“一门式服务”。四是创新环境整治模式。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坚持在打造绿色家园上下功夫,突出党员示范、部门联动,通过设立示范户、党员责任区,实施人居环境文明积分管理等方式,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同时引导基层党组织依托自身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推广“旅游+”思路,着力打造“美丽新农村”。五是创新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对于有资源优势的村级集体,可以根据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经济;对于没有区位优势、资源较少的村级集体,通过采取“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等方式帮助落后村居量身定制整顿方案,挖掘村级资源禀赋,聚合多方力量,重点发展特色产业,招引培育增收项目,以切实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强村富民。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对发展的规划设计与村民发展需求如何契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