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是儒家修养的人生至境

本文由用户“q5657646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5-03 13:15:47 举报文档

以下为《“慎独”是儒家修养的人生至境》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慎独”是儒家修养的人生至境

慎独是儒家道德修养的术语。最早由子思提出,意思是一个人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独自生活时,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更加谨慎,自觉遵循儒家的伦理道德标准。

“慎独”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力量和高度的自觉性,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最早出现在《礼记》中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就是君子在别人看不到时候慎重行事,在别人听不到时候,时刻保持清醒,不要认为事情有隐藏,就可以去做,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防患于未然,自重自爱,把握自己。

古人推崇“君子慎独”也就是说,即使独处,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反规律的事情,即变没有人知道,但还有自己知道。

东汉杨某某“慎独”的故事,就是严以律己的好例子。杨某某在荆州当刺使时,察觉王某某是个才学的人,就推荐王某某做昌邑县令。后来,杨某某被任命为东莱太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已经造成了对别人伤害,一次如愿后会使人产生侥幸心理,结果可能是有一天他抑制不住自己,而被绳之以法。

有些人拿过一次后,便永不再拿了,那就证明他还有良知的。但对一个有良知的人来说,他逃不掉良心的责备,后悔一辈子。所以,“慎独”其实也是自律的最高境界。

三、慎是慎独的核心

孔子说:“三思而后行”,其实说的就是“慎”。告诫人们说话和处理事务时要思虑周详,不论事务的大小都要考虑细致,不管是有人还是没人,不管是公是私,都要谨慎。恭德而慎行,这样就不会做错事,不会后悔。

说白了,“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情况下,严格管束自己的行为举止。有人察看督促你的时候,你就表现得很好,没有人监督你,你就失去了管束力,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只有自己能监督自己,才能称之为慎独。

慎独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修身方法,体现了儒家的德性之美,又凸显了儒家性命观的通透,对中国人的精神品格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慎独”是儒家修养的人生至境》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