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社科类名词解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一、名词解释
1.《群学肄言》:是1903年,由严复翻译并引入中国的斯宾塞的社会学著作。这是一部关于如何研究社会学的书,斯氏在书中充分的论述了认识社会、解决社会问题之难。(根本目的是阐明治理社会之艰难)
群学何?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群之交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
肄言何?发专科之旨趣,究功用之所施,而视之以所治之方也。
2.群学:即今天的社会学,严复最初将社会学译为群学,解释主要依据荀子的思想。严复给群学下了明确的定义:“群学何?用科学之律令,察民情之交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他认为,研究群学的目的,是为了明“群之理”,以“图自强”。
3.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传统的中国是家的扩大,家是国的基础。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国家的政治根基在下不在上,在社会不在政治,在伦理不在法律,这种文化强调伦理关注家庭,以伦理治国强调统治者的道德品行,其伦理色彩浓厚,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精神不足。
4.李某某:中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调查专家,他主导了XX的人力车夫调查、XX定县研究等调查研究。他的主要著作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实地社会调查方法》《北平最低限度的生活限度的讨论》等。李某某不仅为社会调查下了定义,还系统论述了社会调查对于中国的十大益处和社会调查遇到的十六条困难。为中国的社会调查研究和社会学教学做出了贡献。
5.社会调查运动:是中国社会学者以社会调查的方式参与民国建立之初希望与忧虑并存背景下的知识分子发动的社会变革运动,以期实现政治改造。社会调查运动从1918年陶某某发表《社会调查》一文开始,至1937年抗战爆发一共历时20年。此运动旨在以社会调查为依据,自下而上一点一滴实行社会改革。社会意义主要有思想启蒙和关注平民生活两个方面。社会调查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为陶某某和李某某。
6.差序格局:是一种以己为中心按照亲疏远近的原则向外推而形成的类似涟漪状的社会结构。是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提出的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关系格局的概念。每个人都是他的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每个人都有一个亲属关系网,范围的大小依中心的势力而定。差序格局通过尊卑上下的等级差异的再生产来维系,是个立体的结构,包含有纵向的刚性的等级化的“序”,也包含有横向的弹性的以“我”为中心的“差”。
7.潘某某:我国现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一生涉及广博,学贯中西,在性心理学、优生学、家谱学等众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主要作品有《冯小青—— 一件影恋研究》《中国之家庭问题》《优生概论》等。他以生物因素解释文化现象,从中国古代文献中发掘社会思想。认为中国社会存在民族病象,把提高民族素质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出路之一,提出民族“位育思想”,主张优生优育、进行新母教。“人”在他的治学中占据了核心的位置。
8.陈某某:中国著名社会学家,现代中国人口学的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人口问题和中国劳工问题的研究和教学,注重社会调查,率先在中国开展人口普查,参与人口政策的制定,总结了中国人口的发展规律,提出实行节制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品质的救国主张,推崇马尔萨斯主义。他重视统计数字和对社会事实的记录。主要著作有《人口问题》《节育、晚婚和新中国人口问题》《现代中国人口》等
9.双轨政治:双轨政治由费孝通提出,他认为一个完善的政治制度必须保证有上下平行的“双轨”。因为在任何政治体系下,人民的意见都不可能被完全忽视,如果没有人民的积极支持,至少是他们的容忍,政治制度不可能长期维持,政治体系不可能在一根自上向下的单轨上发展起来,这意味着必须有某种方式的自下而上的轨道。
10.中和位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人口适度发展。
孙某某:不认为中国已人口过剩;人口分布不均,实业、教育落后,是贫困的主因。提倡生育限制,主张改良农业,发展工商,普及教育,改善卫生。
10.社会学家的社会精神与爱国情怀矛盾吗
不矛盾。理由如下:
社会学家的科学精神要求他们以实证的观点研究人类的群体行为和社会组织,解释人群间的对立和冲突,探求社会运行的一般法则,特别要做到“价值中立”。
社会学家的爱国精神要求他们关心人民疾苦,关注民族命运,特别要找到符合自己国家国情,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发展道路。
社会学家以科学精神探索、认识社会,认识文化,在爱国精神的驱使下将理论用于实践,进而改造社会、发展文化,因此二者并不矛盾。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社科类名词解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