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与分析

本文由用户“malove傲娇”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7-12 07:18:20 举报文档

以下为《社会调查与分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社会调查原理方法

题目 选择题(单某某)判断对错(说明理由) 概念 简述 计算

第一章 社会调查概述

一、社会调查 特点 作用(功能)

社会调查是从一定的总体中抽取样本,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样本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性的一种社会研究方式。

特点:

社会调查是一种系统的认识活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程序

社会调查的对象是社会事实

社会调查要求直接从具体的调查对象那里获取第一手资料(与历史研究的区别)

社会调查主要采用自填式问卷与结构式访问两种方法收集资料

社会调查主要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社会调查主要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是一种既包括资料的收集工作,又包括资料的分析工作的完整的社会研究类型,社会调查包括调查和研究两部分,二者缺一不可。即调查与研究的统一,感性认识活动与理性认识活动的统一。

社会调查是从一定的总体中抽取样本来收集资料,通过对样本的调查来认识和反映总体。总体→样本→总体。

功能:

(一)感知社会

通过社会调查亲身感受和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毛泽东的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做调查。”

(二)描述状况

通过社会调查客观全面地了解和描述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点,回答“是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

(三)解释原因

通过系统全面的社会调查,在回答“是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解释和说明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发展变化的根源;以及不同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四)预测趋势

社会调查不仅能够对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而且还可以对社会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一定的概率性预测。回答“今后是什么” “将来怎么样”的问题。预测必须要以对社会现象的客观准确的描述和正确的解释为基础。

(五)决策依据

正确的社会调查研究结论,可以为制定政策、进行决策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可靠的依据。社会调查首先是发现问题,然后是描述、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最后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性建议,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近现代社会调查的历史 代表人物 显著特征

近代的社会调查17世纪末—20世纪初㖞

系统的社会调查是从近代开始发展起来的。这一时期的社会调查多为实用性的行政统计调查和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条件、生活状况以及社会问题调查。

代表人物:

英国的威廉·配第1623—1687年㖞《政治算术》

法国的柯某某1619--1683年㖞倡导并主持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社会调查。

法国籍比利时学者凯特勒1796—1874年㖞第一个将数理统计方法引人社会研究,提出了平均人的概念和变量分析的思想。

英国的查尔斯·布思1840—1916年㖞造船业企业家

从1886年开始,苦心奋斗18年,对英国伦敦的市民生活和社会概况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查,写成了17卷本的伦敦居民的生活和劳动㖞1891—1903年。

19世纪到20世纪初,是社会调查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调查在许多国家,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开展。著名的调查有:法国黎普莱的家庭调查,杜卡特列的妓女调查;英国辛克莱的乡村调查,霍华德的监狱调查,夏特沃斯的纺织工人调查;德国恩格尔的家计调查;美国社会学家对贫困问题和腐败问题的调查。

20世纪初,美国的匹兹堡调查和春田调查。

现代的社会调查20世纪初----㖞

从20世纪开始,社会调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社会调查涉及的领域来看,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扩展到民意调查,市场调查和研究性调查等领域。

1、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自杀论㖞标志着社会研究进入实证化阶段,涂尔干创立了社会调查研究的实证程序,即研究假设→经验检验→理论结论。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舆论调查和市场调查开始盛行,其中以美国在1935年创办的“盖洛普民意测验所”最为出名,它成功预测了193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市场调查也开始于美国。

3、研究性调查是从美国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开始的,这一学派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对美国的移民问题和城市里的贫困、种族、社区规划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

4、20世纪四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是社会调查的数量化方法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中国的社会调查

一㖞、中国历代王朝都有一些专门机构如户部㖞负责掌握户口人丁数、田某某等,这些就是古代的行政统计调查活动。在我国,较系统的社会调查是在20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社会调查大多是在外国学者和传教士的指导下进行的。

二㖞、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我国学术界社会调查发展最快的时期。李某某的《北平无产阶级的生活》1929年;《定县社会概况调查》1933年;陶某某的《北平生活费用之分析》1930年;严景耀的《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1934年;王某某、费孝通的《花篮瑶社会组织的调查》1934年,费孝通的《江村经济》1938年。

毛泽东在二三十年代所做的农村调查很有代表性。《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XX调查》、《兴国调查》1930年;《才溪乡调查》1933年;四十年代,在陕北地区又做了一些较大规模的调查。

三㖞社会调查机构

1、陶某某、李某某主持的**_*属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㖞,该所对农业经济、劳动问题、人口问题以及手工业等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陶孟某某1926年—1927年,用了七个月时间,采用家庭记账法,对北平48家手工业工人和12家小学教员的家庭生活费进行了调查,撰写了《北平生活费用之分析》一书。

2、陈某某主持的*_**学组属国立中央研究院㖞,1929-1934年对江苏、河南、山东、广东、安徽等省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 农村调查。

3、陈某某主持的清华大学国情调查所。

三、社会调查类型 特点(抽样调查 优点缺点)

1.应用性调查与研究性调查

2.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

一㖞、普遍调查简称普查,它是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调查,从而对总体的一般状况作出全面准确的描述。普查的规模和范围往往非常大,属于宏观的调查,主要由政府组织实施进行调查。

二㖞、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部分个体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的状况推论总体的状况。即调查部分单位来反映和说明整体的状况。是现代社会调查的主要方法之一。

抽样调查的优点:

1、成本低;2、速度快;3、范围广;4、准确性高;5、资料较丰富;

局限性:调查的精确度受样本的影响较大。

3.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

一㖞、统计调查也叫问卷调查或抽样调查,是一种采用标准化的调查方法,调查大量样本,收集数据资料,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概括地反映和说明调查对象及其总体的一般状况。属于现代的社会调查方式。

统计调查的主要特征是:

1、调查对象---大量样本

2、调查方法---问卷法、结构式访问法、结构式观察法、量表和测验法、统计报表

3、资料特征---数据资料

4、资料分析方法---统计分析定量分析

5、主要类型---问卷调查、民意测验、市场调查

二㖞、实地研究也称为实地调查,它是采取研究者深入到调查现场,运用现场观察、自由访问、集体座谈等方法收集调查对象的各方面的信息,从而对调查对象作出深入的解剖分析。它的主要特点是:

1、调查对象---少数典型或个案

2、调查方法---无结构式观察与访问法、座谈会、个人文献

3、资料特征---文字资料

4、资料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主观理解法

5、主要类型---参与观察、蹲点调查、个案研究

统计调查主要适用于以规模较大、开放性较强、异质性较高、流动性较大、变动速度较快为特征的现代社会。

实地研究主要适用于以规模较小、封闭性较强、同质性较高、流动性较小、变动速度较慢为特征的传统社会。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两种调查方式有着不同的认识传统和理论基础。统计调查反映出自然科学方法或实证主义方法论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而实地研究则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特点。

四、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5个阶段

一、选题阶段

选题阶段是整个调查活动的起点,是调查工作的第一步。主要任务是:从各种现象问题中,选择一个有价值的、有创新的、可行的调查问题;把调查问题具体化和精确化,明确调查工作的范围和思路。

二、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达到调查目标而进行周密的调查设计工作和工具准备。

三、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也称为调查阶段,是调查方案的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按照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策略和方式方法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四、分析阶段

分析阶段也称为研究阶段,主要任务是对调查得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和统计、分析。

五、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撰写调查报告、评估调查质量、应用调查成果。

第二章 选择调查课题

一、选题 重要性

1.决定调查方向

2.制约调查过程

3.体现调查水平

4.影响调查质量

二、选题的创造性 可行性 合适性及衡量标准

1、重要性是指调查课题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其意义和价值既可以是理论方面的,也可以是实践方面的或者两方面兼而有之。“值不值得去做?”。

2、创新性是指调查课题要有新意,要有某种与众不同的东西,要有自己独到的新颖的的特点。“新颖不新颖?”衡量标准:

(1)最具有创造性课题表现为这项课题所研究的问题在现有的“知识库存”中还无法找到,是“史无前例”“填补空白”、开创性的

(2)一项课题具有创造性,也可以是指采用新的理论对个已经经过大量研究的问题给予新的诠释,或者采用新的方法对一XX的问题进行研究。

(3)研究课题的创造性有的时候还表现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做过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对象发生了新的变化,或者原来的理论已经不能有效地解释已经发生变化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

3、可行性是指研究者是否具备完成某一调查课题的主客观条件。“能不能去做?”

4、合适性是指调查课题是不是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是不是最好的?”

三、选题的优劣标准——小、高、深、行

小:问题点要小

高:立意高、意义大

深:透彻、深入

行:可行性、有条件进行研究

四、选题的途径方法

1.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寻找(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社会现象)

各种可以作为研究问题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社会问题、社会事件总是客观存在于我们周围。

2.从个人经历中寻找(个人好奇心、个人经验)

个人经历形成了人们观察各种事物、理解各种现象的基本视角和出发点。

3.从现有文献中寻找

从文献中可以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有关研究课题的调查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到围绕某一课题,前人或他人已经研究过哪些问题,研究到什么程度,有哪些领域还没有人研究或研究得不够,有哪些领X?出现了与已有研究不同的新情况、新变化,等等

4.从规划课题中寻找

国家科研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等组织通常会定期对未来一段时间的科研发展作出规划,各级科研机构、研究团体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据此也会制定出各自的选题范围或课题指南,以引导研究方向,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五、文献检索

(一)原则

1.内容要有针对性

2.数量要充足

3.内容的丰富性

4.形式的多样性

5.时间的连续性

6.时间上的及时性

(二)文献检索的工具与路径

●检索工具:书目、索引、文摘、年鉴等

●检索路径:题名路径、著者路径、刊名路径、关键词路径和摘要路径等

(三)文献检索的方法

直接法:包括顺查法和倒查法

追溯法:也叫参考文献查找法

(四)常用的电子文献数据库

引文索引:人们在进行科研活动时,必须借鉴前人和同时代人的劳动成果,具体表现在撰写书刊论文时经常引用他人著述的观点、例证、结论和实验方法。将他人的著述作为参考文献,而此人的著述又被其他人引用,这种相互引证的关系,反映了科学交流活动,组成了有不同内在主题关系的“引文网”。如果将引文本身作为检索词,标引所有引用过某一引文的文献,就构成独特的引文索引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 Chinese social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 CSSCI)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国内8125种重要期刊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69万多篇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我国2000年以来国家二级以上学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术机构等单位的论文集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收录2000年以来中国国内重要报纸刊载的学术性、资料性文献的连续动态更新的数据库

万方数据资源:集成果、法律法规、标准、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期刊论文、专利文献、商务信息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约70个数据库,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所有学科领域。部分数据库可提供全文,

超星数字图书馆。设有文学、历史、法律、军事、经济、科学、医药、工程、建筑、交通、计算机和环保等几十个专题。目前拥有数字图书80万多种。

EBSCO。该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多学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之一。主要包括:学术期刊集成全文数据库( Academic search,简称ASP)和商业资源集成全文数据库( Business source premier,简称BSP)

Emerald。主要出版管理学、图书馆学、工程学等专业领域的期刊。在全球范围内,98%的世界百强100***、58%以上的全球500强企业都在使用Emerald的期刊和数据库

六、文献阅读 作用 读什么怎么读

文献阅读的作用

●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通过查阅文献要知道已有的研究成果有哪些,它们对现实状况的解释或说明存在哪些不足以及已有的研究本身是否存在某种理论上或方法上的缺陷或不足

●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研究者的理论分析工具或概念是什么,研究假设或设想是什么;研究方法是定量的还是定性的或者是两者兼有

文献阅读—读什么?

●该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背景

●该研究的研究方法

●该研究的主要结果

●自己对该研究的评价

文献阅读—如何读?

●先读综合性资料,后读专题性资料

●先读摘要,后读全文

●先泛读,后精读

第三章

一、社会调查中的分析单位 层次辨认

调查设计主要指对整个调查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方法。包含着制定具体的操作步骤及方案等方面的内容。

包括:明确调查目的、确定分析单位、考虑调查的时间维度、设计抽样方案、设计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方法、制定实施方案

分析单位:一项社会调查中所研究的对象

特点:

1调查所收集的资料直接描述分析单位中的每一个个体

2.将这些对个体的描述聚合起来,可以描述群体、总体或某种社会现象

调查对象:收集资料所直接询问的对象

1.个人

以个人作为分析单位的调查一般旨在描述和解释由那些个人所组成的总体

2.群体—家庭、邻里、朋友圈、班级、犯罪团伙

以各种社会群体为分析单位的研究与那些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研究,在描述和作结论的对象上有所不同

3.组织—企业、机关、学校、商店、医院

4.社区—乡村、城市、街道、集镇

5.社会产物—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和各种社会产品

二、分析单位选择不当的错误

1.层次谬误

又称为区群谬误或体系错误,指的是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大的集群分析单位作研究,而用另一种比较小的或非集群分析单位作结论的现象

2.简化论

又称为简约论。有两种理解方式:

(1)指的是研究者用个体层次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

(2)用过于有限的概念或变量来解释各种复杂的社会行为或社会现象

要避免层次谬误和简化论,关键的一点是要保证做结论时所使用的分析单位,就是运用证据时所使用的分析单位。

三、调查内容 三类 联系

调查内容是指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是一项调查研究中所要了解的项目和调查指标。

调查内容的类型:状态、态度、行为。

一㖞状态,就是背景资料,是分析单位的基本情况,它们可以用一些客观指标来调查。如个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等,群体,组织的类型、性质、规模、结构等。

二㖞态度也称为意向性,是指分析单位的主观特征。如:动机、目的、态度、想法、喜好、倾向性等,它是一种主观变量。

三㖞行为特征,是指分析单位的各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它是一种外显变量,研究者可以直接测量或观察到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如考学、参军、选举、购物、就业等。

在社会调查中,状态特征一般作为自变量,它对态度和行为可能会有重要影响。行为特征通常是研究者所要解释的因变量,它受状态和意向性的影响。

状态→态度→行为

四、调查方案(计划书)内容

1.说明调查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2.说明调查的内容

3.说明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和分析单位

4.说明调查的理论假设

5.说明调查方案

6.说明调查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培训安排

7.确定调查的时间进度与经费使用计划

第四章

一、抽样的基本概念

抽样:是指从某一总体中按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其中部分元素的过程。

基本概念

一㖞总体是指构成它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总体中所包含的元素数目通常用大写字母N表示。总体分为:目标总体和调查总体。

1、目标总体也称为研究总体,是指在理论上界定的由构成它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2、调查总体是指研究者实际抽取样本时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一般来说,调查总体总是略小于目标总体,从目标总体中去掉一部分无法抽取到的元素后的总体就是调查总体。

二㖞样本是指从调查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样本中所包含的元素数目通常用小写字母n表示。在社会调查中,调查资料的收集工作就是在样本中完成的。

三㖞抽样单位是指每一次直接抽取样本时所使用的基本单位。抽样单位与构成总体的元素有时是相同的,有时又是不同的。每一次抽样时的抽样单位都是不同的。

四㖞抽样框又称为抽样范围,是指每一次直接抽取样本时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一份合格的抽样框必须同时满足两个要求:穷尽性和互斥性;即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必须包含在抽样框中,同时每一个元素又都只对应于抽样框中的一个号码。

五㖞统计值也称为样本值,它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关于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统计值是从调查样本中计算出来的,统计值总是有变化的,即对于同一个总体来说,不同样本所得到的统计值是有差别的。

六㖞参数值也称为总体值,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关于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参数值是唯一的、确定不变的,通常是未知的。是由样本的统计值来推论得到的。用样本的统计值来对未知的总体参数值进行估计,正是抽样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七㖞置信水平又称为置信度,是指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内的概率,或者说,是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内的把握性程度。

八㖞置信区间是指在一定的置信度下,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之间的误差范围。置信区间反映的是抽样的精确性程度。置信区间越大,即误差范围越大,抽样的精确性程度就越低;置信区间越小,即误差范围越小,抽样的精确性程度就越高。

二、概率抽样方法 优缺点

/

一㖞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概率抽样的最基本形式。它是按照等概率原则直接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组成样本N>n㖞。抽签法 随机数表法

二㖞系统抽样又称等距随机抽样或间隔抽样

它是把总体中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集资料的一种工具,问卷在形式上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其用途是用来测量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社会特征。

自填问卷法是由调查员将事先设计好的问卷发送或邮寄给被调查者或者将问卷发布在网站上㖞,由被调查者自己填答好问卷,最后由调查员收回问卷的一种资料收集方法。

结构访问法是由调查员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采取口头询问和电话交谈的方式,向被调查者了解有关情况,收集有关社会现象资料的方法。

调查的回收率( response rates)也称为调查的应答率或回答率,是调查者实际调查的个案数与计划调查的个案数之比。

资料审核是指研究者对调查所收集回的原始资料进行初步的审查和核实,校正错填、误填的答案,剔除乱填空白和严重缺答的废卷

资料整理是指对经过审核的资料进行简化、分类和汇总的过程。

回归分析:是对有相关关系的现象,根据其关系的形态找出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即建立回归方程,来近似地表达变量间的平均变化关系,以便依据回归方程对未知的情况进行估计和预测。

调查研究报告是对整个社会调查研究过程的全面总结,它是反映调查研究成果的书面报告,它以文字、图表等形式将调查研究的过程、方法、结果和结论表现出来。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第十一讲: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践教学报告
  3. 传播学考试内容
  4. 心理咨询复习题考前辅导
  5. 形考任务2:案例补充
  6. 医院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7. 大学生社会实践记录父辈眼中家乡巨变活动
  8. 人文社会***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9. 毒品是一种无情的食品六年级作文
  10. 社会鉴定调查表
  11. *_**组织开展职称评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12. 职业生涯规划
  13. 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14. 社会实践报告
  15. 学生旋转教案
  16. 教学反思的意义
  17. 万能开头结尾

以上为《社会调查与分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