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 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 同步单元练习试题 含答案

本文由用户“wangluoit”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9-08 05:52:17 举报文档

以下为《人教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 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 同步单元练习试题 含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5章 化学方程式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08年奥运会“XX”火炬中燃料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xH8+5O23CO2+4H2O,则x的数值是(  )

A.1 B.2 C.3 D.4

2.将15克A物质、24克B物质、8克C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得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A8克,C30克,还有一种物质D.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28、32、44、18,则它们之间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A.A+B=C+D B.A+2B=2C+D C.A+3B=C+2D D.A+3B=2C+2D

3.在反应:X+2Y=R+2M 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克X与一定量Y完全反应,生成4.4克R,则在此反应中Y与M的质量比为(  )

A.16:9 B.9:16 C.23:9 D.9:23

4.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紧急情况时,也能用过氧化钠来供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有: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 ②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③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④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  )

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6.有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甲同学说反应是点燃的条件下进行,乙说它是一个化合反应,丙说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7:4:11,丁说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在下面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同时符合这四位同学所描述的是(  )

A.S+O2SO2

B.2CO+O22CO2

C.2H2+O22H2O

D.CH4+O2CO2+2H2O

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P+O2P O2 B.2P+5O2  P2O5

C.4P+5O2  P2O5 D.4P+5O2 2P2O5

8.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实际相符,且书写正确的是(  )

A.燃烧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2CO+O22CO2

B.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2Fe+3CuSO4%PFe2(SO4)3+3Cu

C.用稀盐酸除去铁锈的原理:Fe2O3+6HCl%P2FeCl3+3H2O

D.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胃酸过多:Mg(OH)2+H2SO4%PMgSO4+2H2O

9.铜粉和炭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固体的质量没有改变,则原混合物中炭粉的质量分数为(  )

A.15.8% B.20% C.80% D.84.2%

10.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有关该物质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有碳、氢、氧元素

B.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

C.一定有碳、氧元素,可能有氢元素

D.一定有碳元素,可能有氢、氧元素

11.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将5g铁和5g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g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C.5g硫和5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为10g

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2.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P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X的化学式是AgS

C.该反应的现象一定是Ag的表面发生颜色变化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13.2017年11月18日,某石化***9名工人气体中毒。经调查分析:尾气吸收塔未开启,导致生成大量的有毒气体未被吸收,反应原理为Na2S+2HCl%PH2S↑+2NaCl,有关气体中毒和反应原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毒气体为H2S

B.反应虽有气体生成,但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Na2S中硫元素显㧟2价

14.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氮气、水蒸气和一种初中课本中出现的气体物质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W

氧气

氮气

水蒸气



前质量/g

68

100

2

2



反应后质量/g

X

4

58

110



A.X的值应为0

B.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物质W中不含氧元素

D.W与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7:24

15.XX做单质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了如图所示镁、铜与其氧化物的质量关系。图线不重合的原因是(  )



A.镁和铜的密度不同

B.实验的误差造成

C.加热不充分,没有完全氧化

D.与等质量的镁和铜化合的氧质量不同

16.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Fe2O3+6HCl=2FeCl3+3H2O

B.Cu+H2SO4=CuSO4+H2↑

C.CaCO3+Ba(OH)2=BaCO3↓+Ca(OH)2

D.Al+2HCl=AlCl2+H2↑

17.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22

34

2

0



反应后后质量/g

40

待测

2

16



A.表格中待测量为0

B.反应中Y和X的质量比是9:17

C.Z在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D.W在该反应中是反应物

1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物质

W

G

H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2

12



A.物质H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G是反应物,P是生成物

D.待测值为13

19.实验中有些变化虽然是“<”或“>”的,但仍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符合的是(  )

A.铜丝的质量为m g,在火焰上灼烧后的质量为n g,则m<n

B.木炭的质量为m g,在火焰上灼烧后所有灰烬的质量为n g,则m>n

C.浓盐酸的质量为m g,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为n g,则m>n

D.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 g,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为n g,则m<n

20.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3NaOH+AlCl3=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NaAlO2易溶于水.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7小题)

21.在4Al+3O22Al2O3反应中,从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原子、分子个数比来看,每   个铝原子和   个氧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了   个氧化铝分子;从它们彼此之间的质量比来看,每108份质量的   和96份质量的   反应生成了204份质量的   .

22.将下列化学方程式配平

(1)    C+    Fe3O4%P    Fe+    CO2↑

(2)    MnO2+   HCl(浓)%P   MnCl2+    Cl2↑+   H2O.

23.构安.建全体系,建设小康社会,关系国计民生,近期,媒体报道的某些环境问题、卫生问题和安全问题引发人们的关注:

(1)据报道:“XX两月查处了13家‘铝包子’铺”,“铝包子”是指所用面粉中非法加入含有硫酸铝铵[NH4Al(SO4)2?12H2O]成分的泡打粉,食物中铝元素超标,危害身体健康,在硫酸铝铵中,所含非金属元素共有   种。

(2)露天烧烤不仅污染环境,导致周边空气中PM2.5指数严重超标,在烧烤的肉类食物中还含有强致癌物质㧟㧟苯并[α]芘(化学式C20H12),在苯并[α]芘中,氢元素与碳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据报道,2018年5月6日在104国道某段,一辆载有20多吨浓硫酸的槽罐车不慎侧翻,造成大量硫酸泄漏,有关部门调来大量熟石灰粉[主要成分Ca(OH)2]和沙土勇于清除泄漏的硫酸。试写出硫酸和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4.2018年5月13日,我国首艘001A型国产航母开始试海,标志着我国在航海及军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建造航母用了钛合金,钛合金的是   (填“纯净物”“混合物”),工业制钛有一种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X的化学式为   。

25.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XX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1)请写出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XX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26.已知硫化亚铜(Cu2S)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发生如下反应:3Cu2S+22HNO3%P6Cu(NO3)2+3H2SO4+10X↑+8H2O,其中生成的气体X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无色

气体,常温时易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化合生成红棕色的气体Y。

(1)则X为   ;

(2)若用装置A来收集X气体,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27.如图是汽车安全气囊打开时的情境。安全气囊中含有叠氮化钠(NaN3)等物质。

(1)叠氮化钠(NaN3)在受到猛烈撞击下会分解成两种单质,其中一种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叠氮化钠(NaN3)是由钠离子和叠氮根离子构成,叠氮根离子还能跟铜、铅等金属离子形成叠氮化物,写出叠氮化铜的化学式:   。



三.实验探究题(共10小题)

28.在某区新教师汇报课上,XX老师利用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其中有一个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填序号)。

②实验A中观察到现象:   。

③实验C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④反思: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要用到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必须在   的容器中进行。

29.在学习了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实验后,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进行了相应的研究:(1)将一根蜡烛放在电子秤上,记录数据后将其点燃(如图一),一段时间后秤示数变小; (2)将蜡烛熄灭,用一处理过的塑料瓶(如图二)罩在蜡烛上方,重新记录数据,点燃蜡烛(如图三),经过相同的时间后发现示数增大。



两次实验的结果均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试解释原因:①   ;②   。

分析以上两个实验可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通常应在   容器内进行。

30.小卢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量筒准确测量出表中m1、m2、m3、m4和Vo(实验中操作正确,O2的密度为p g/m3)



实验序号

1

2

…



m(1MnO 2)/g









m2 (KClO3)/g









m3 (试管)/g









m4(试管+加热后剩余固体)/g









量筒内收集气体的体积V/cm3









(1)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m2、m3、m4、V和p之间应某某在的等量关系为   。

(3)每次实验结束后,小卢在拆卸装置时总能闻到刺激性味气味,他将加热后剩余固体中的MnO2分离并测量其质量,发现总小于加热前MnO2的质量。查阅资料后发现,一般认为加热KCO3和MnO2混合物的反应过程如下:

第1步:2MnO2+2KCO32KMnO4+Cl2↑+O 2↑(其中C12有刺激性气味)

第2步:2KMnO4K2MnO4+MnO2+O2↑

第3步:K2MnO2+C122KCl+MnO2+O2↑

写出加热后剩余固体中MnO2质量小于加热前MnO2质量的原因   。

(4)在量筒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测量体积时,导管口   开始收集。

A.出现均匀连续气泡 B.出现气泡

31.学校实验室新购买了一批双氧水溶液,老师给了XX一个任务,要求测出它的质量分数。XX和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其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组装仪器,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A、B、C三个仪器中装入药品,其中双氧水溶液质量为50g;

③用电子秤称量出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58.6g;

④关闭a处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的阀门,向锥形瓶中加入全部的双氧水溶液,随即关闭A仪器的阀门;

⑤充分反应后,打开a处止水夹,向装置中持续缓慢地通入经干燥处理的空气;

⑥第二次称量整套装置的质量为497g。

(1)步骤①中,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

(2)小组设计C中放置浓硫酸的作用是   。

(3)请你帮助小组同学计算该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   。



32.侯某某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由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该厂生产的纯碱是否属于优等品(国家规定:优等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不低于99.2%),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称取样品10.65g,加水完全溶解,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Na2CO3+BaCl2=BaCO3↓+2NaCl

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19.70g。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判断该厂的产品是否属于优等品。(杂质可溶于水且不与氯化钡反应)

方案二: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准确测量排出水的体积,也可计算样品的纯度。称取纯碱固体2.0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完全反应,使气体放出,测得量筒中水的体积为330毫升,请你计算样品的纯度(本题中二氧化碳的密度取2.0g/L)

(1)请任意选择一种方案进行计算。

(2)同学分析发现方案二所测的碳酸钠纯度偏低,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A.A装置中残留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B.部分 CO2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C.与量筒相连的导管中有水 D.量筒读数时,俯视读数。



33.为测定某硫酸铜样品中硫酸铜的含量(杂质不溶于水,不含铜元素,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进行了如图实验:



(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钾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 20%的氢氧化钾溶液的质量为   g。

(3)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

34.氢氧化铝不仅能与酸反应生产盐和水,还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其中与碱的反应,产生可溶性偏铝酸盐(),例如:Al(OH)3+NaOH=NaAlO2+2H2O.某同学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现溶液中先出现沉淀,后沉淀逐渐消失两个明显的阶段。

(1)试解释该同学看到“溶液中先出现沉淀,后沉淀逐渐消失”现象的原因是   。

(2)写出溶液中“出现沉淀”阶段的化学方程式   。

(3)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如下所示的曲线图,则图中m1:(m2㧟m1)=   。

(4)若实验中使用的NaOH溶质质量分数为10%,反应后得到的沉淀质量为7.8g,请列式计算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可能是多少?



35.最近几年,频繁的雾霾天气引起大家的重视,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雾霾的有害成分主要来自汽车、工厂、家庭燃烧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其危害非常大。其中二氧化硫不仅是造成雾霾的元凶,而且还会造成局部地区的酸雨,某科技兴趣小组以小麦幼叶为实验对象,研究SO2对植物的危害。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硫酸溶液与固态的亚硫酸钠反应可产生SO2气体,设计实验如图所示。



(1)该小组若向制取0.64g二氧化硫,至少需要亚硫酸钠多少克?(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在实验中,丙装置的作用是   ;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

(3)下列哪些措施可有效减少雾霾天气的形成   。

①禁止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 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 ④倡导低碳生活,增强全民的减排意识 ⑤种植夹竹桃、垂柳、木某某、山茶花、石榴等能吸收二氧化硫气体的植物。

36.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如图甲,小柯将烧杯放在天平左某某,使天平重新平衡。然后取下烧杯把铁钉放入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回天平左某某,最后天平是否平衡?   。反应后试管内溶液的质量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如图乙,小妍将烧杯放在天平左某某,使天平重新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石灰石粉末混合,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回天平左某某,发现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是   。小柯对该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把烧杯换成锥形瓶(如图丙,装置气密性良好)。你认为能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并阐述理由:   。

(3)小妍想测定实验所用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6克石灰石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后总质量减少2.2克。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与稀盐酸不反应)。(结果精确到0.1%)

37.2004年4月15日,XXXX化工厂发生氯气(Cl2)泄漏事故,继而发生氯气罐爆炸,周围15万群众紧急撤离.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有剧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温同压下,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盐酸(HCl)和次氯酸(HClO).

(1)根据以上信息,氯气的物理性质有   ;

(2)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溶解弥漫空气中的氯气,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将氯气通入含氢氧化钙Ca(OH)2的水池中,使氯气不再对周围居民造成伤害.已知氯气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X,则X的化学式为:   ;

(4)请为现场居民提出一条自救的建议:   .

四.计算题(共7小题)

38.市面上出售的某种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化学式是KIO3)等,其中含碘量是30mg/kg。求:

(1)KIO3中碘的质量分数是   。

(2)碘、氯和溴属同一主族元素,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若碘酸钾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应),得到部分数据与图象如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5

30

x

20



(1)表中x的数值为   。

(2)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   。

(3)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4.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钠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如下实验:

Ⅰ.现取样品16g于烧杯中并加84g水搅拌,全部溶解。再向烧杯中逐渐滴加26.1%硝酸钡溶液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硝酸钡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Ⅱ.在B点开始,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固体中,除了Na2CO3外,一定还含有   (填化学式)。

(2)E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3)求D点时,溶液中硝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精确到0.1%)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专题一《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课件(共26张PPT)
  2. 化学反应速率
  3. 1_立德*_**下)科学期末模拟试卷
  4. 江苏高考化学试题(WORD版)
  5. 初四化学三四单元知识梳理
  6. 高一下期末化学复习练习
  7. 期末复习专题1重难点01 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8. 普*_**一)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答案
  9. **_*考化学试题
  10. XX一中民中部第七周周考试卷明细表
  11. 初中化学试卷03月14日
  12. 酸碱盐中考真题-推断题
  13. (新教材)【鲁教版】版化学同步必修二单元素养评价(三) Word版含解析【KS5U 高考】
  14. 化学第六单元化学方程式总结
  15.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化学试卷(一)(Word版含答案解
  16. 期末复习 知识点整理(初三全)

以上为《人教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 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 同步单元练习试题 含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