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读经典学习心得体会》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品读经典心得体会
谢某某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启迪智慧的钥匙。潜心读书不 仅能丰富知识、更能滋养人生。本学期,平定中学以“营造书香校园”为目标,以深化教师读书活动为主线,积极开展 了“品读经典、滋养人生”教师读书活动,使全校教师养成乐于读书、善于读书的习惯,引导教师学习经典教育理论, 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读书 活动过程中,林校长为全体师生树立读书榜样,要求教师积极做好读书笔记,并鼓励教师结合工作实际撰写读书心得体 会,同时还要求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 读书习惯。
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人生将有两种思想。”学校期望所有教师都能在阅读中收获思想,收获智慧,引领出校园生活的新时某某。
学校图书馆专门设立教师读书专区,特地为我校教师选购了大批经典书籍,包括教委推荐书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 写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转载自百分,请保留此标记》 、《教师人文读本》 、《世界是平的》等,同时还从学校的专业 特色出发,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书籍供教师们读到对自己有益 的书籍,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发展和专业提升。
虽然时值学校期中考试阶段,但教师们都在繁忙的工作 之余,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在校内的读书征文活动中,教师们认真撰写文章,抒发读书的心得体会和对教学工作的思考。
读经典,知未来
李某某
读国学学经典, 从我个人来说, 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 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
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 好基础。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 致用。
二: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太有限, 根本赶不上时代的变化。要做好新时代的教师,能适应时代 的需求,现代教师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而学习,应 该海纳百川,应该博而精。新时代的知识技能固然要学。而 我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更应该是学习的宝库,知识的海洋。
《论语》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国学经典里的知识也一样,就像陈年佳酿,越 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国学经典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 味。《论语述而》中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读书时某某是个自信得有些自负的人,莫名 其妙的盲目地自傲。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粗略地看了 《论语》, 现在,在工作的环境中才知道那句话说得太对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同事中人才济济,读中师出来的她们基本 功非常扎实,书法、绘画,音乐样样都懂。而且教学多年的 她们经验非常丰富,面对问题学生都能轻松应对。原本认为 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应付自如,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真是让 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下定决心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 并利用假期练习书法,争取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得更扎实。收 效还挺不错,在工作上我也慢慢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在对学生的观念上,《论语》里说:“因材施教。”真是经久不衰的真理。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没有经验,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我自认为做到了人人平等。其实却是违背学生发展规律的。由于没有重点,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 体差异导致教学结果很不理想。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存在那些不足,也向其他同事征询建议。最后得出结论: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比如我教毕业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先读懂书,弄明白作者讲 了一些什么;其次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作者的意思;第三 是能做一些批判;最后是能够深入地“悟”,以便最终形成一些自己的东西。书是给人“悟”的,只有通过“悟”,才算真的读通了,读懂了,读透了。读书能得其要,则事理心 贯通,读书多少就其次了;不得其要,不会潜心去“悟”,读书再多,也不过是徒增些书呆子罢了!
最近,我就在工作之余,认真阅读了一本书一一《给教 师的建议》,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这 不是一个终结点,而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使我对作为一名 优秀的教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从中得到很多体会,对教学工作很有帮助,使很多教学中的疑虑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读经典学习心得体会》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