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题(16 4)》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20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广雅、执信、二中、六中、省实五校联考试卷
历史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 页,20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座位号等相关作息填 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 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 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一运动建立起的组织“实际上是利用行政权力,在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 的,带有浓厚的平均色彩、军事共产主义色彩和超社会发展阶段的空想色彩的联合体。”这一 运动是
A. 土地改革 B.“银元之战” C. 人民公社化 D. 大跃进
2.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了对中国实行禁运,美国要求产胶国禁止向中国出口橡胶。1952 年 9 月,中国与锡兰签订了以“大米换橡胶”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贸易协定。随后,其他亚洲国家也 先后同新中国进行贸易。这一现象的出现
A. 得益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施 B. 说明亚洲国家认同“求同存异”
C. 适应了国内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D. 表明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
3.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关系几经调整。对下表中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农村形势变化不断完善
B. 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 开启了农村经济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进程
D. 彻底解决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受益权
4.史学界认为,人类文明产生过程中,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同农业分离,第 二次是手工业与农业分工,第三次是出现了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在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 工后
A. 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
B. 不同地区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交换和贸易
C. 出现了质量最好、最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
D. 人类开始驯服猪、牛、羊等动物
5.公元前 4 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历经 10 年征战,建立了疆域辽阔的 大帝国。下列对亚历山大帝国和波斯帝国表述错误的是 A. 疆域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B. 都实行行省制度
C. 都推行君主专制 D. 都任用希腊人担任重要职务
6.这片漫无边际的沙漠, 如今看来毫无生气,可它却拥有多个“世界之最”:最早建立的城市, 最早的成文法典, 最早的文字,甚至最早的药典,等等。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 亚述人等共同创造了这一古老、辉煌的文明。孕育这一文明的是
A. 尼罗河流域 B. 两河流域 C. 印度河流域 D. 黄河流域
7.1891 年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写道:“我对这地区(古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 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 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本特观点本质上反映了
A. 古津巴布韦文化与外来文化没有联系
B. 认可外来文明对古津巴布韦文化的影响
C. 对非洲文明存在种族歧视的错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91 个企 业(1 分) 反映中苏关系友好。(或答出“一边倒”,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等)(2 分) 史料 价值 地方志属于一手史料,对研究行政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 史与现状有参考价值。(3 分)
20. 【答案】 (1)帝国主义战争(非正义战争);(2 分)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正义战争)。(2 分) (2)帝国主义战争:英法采取绥靖政策,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战争最初在英、法、德等资本主 义国家之间展开。(4 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 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4 分,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题(16 4)》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