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课本素材改编整合作业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本素材改编整合作业设计案例
一、原始素材
北师大新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199问题解决第4题
/
二、素材分析
1.知识点分析(结合课程标准):
(1)二元一次方程组及方程解的意义。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数学方法分析:
(1)引入符号,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2)用代入消元法或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数学思维分析:
(1)根据具体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考查学生的方程思维。
(2)正确运用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考查学生的公式思维。
4.数学素养与技能分析:
(1)提供真实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从中理解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2)通过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3)通过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核心变量以及变量间的关系,并用数学符号和方程予以表达,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模型观念和应用意识。
(4)通过用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促进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
三、改编整合设计思路(检测目标)
1.调整数值,突出重点。
把原题部分数据从小数换成整数,降低计算的门槛,更加突出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2.合理设问,体现分层。
原题的解决,需要先求出黄瓜和茄子的数量,再来计算总利润,但是对于中后层的学生来讲,要求有点过高,因此增设一道小题,为这部分学生提供思维的“脚手架”。
3.依纲靠本,适当延伸。
原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延伸本题的教育价值,比如加入一次函数的应用、加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加入二次函数的应用等等。
四、改编整合样题
1.样题:
小明暑假参加社会实践,从蔬菜市场批发了黄瓜和茄子共40千克到菜市场去卖。黄瓜和茄子当天的批发价与零售价如下表所示:
/
(1)若批发黄瓜和茄子共花225元,请问黄瓜和茄子各多少千克?
(2)若黄瓜重量不少于茄子重量的两倍,则小明批发多少千克黄瓜,所花的费用最小?此时如果他当天把黄瓜和茄子都卖掉,能赚多少钱?
2.创新点:
(1)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化问题为背景,加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突出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
(2)像第二小题,学生既可用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又可通过对比黄瓜和茄子的批发价,结合生活常识解决
五、样题的变式设计(不少于2个变式题组)
题干条件不变,设黄瓜 千克,卖完这批黄瓜和茄子的总利润为 元,求 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最大利润为多少元?
题干条件不变,设黄瓜 千克,卖完这批黄瓜和茄子的总利润为 元,①求 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②总利润可以达到 元吗?为什么?
题干条件不变,设黄瓜 千克,卖完这批黄瓜和茄子的总利润为 元,①求 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②若黄瓜的质量不超过这批黄瓜和茄子总质量的 ,总利润可以达到 元吗?为什么?
六、反思
1.坚持依标靠本
老师平时要认真研讨课标教材,分析编者意图,用好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尤其是新版教材新增的内容),包括改编变式、联系拓广等,充分发挥教材例题、习题的教育价值,倡导学生多些走进生活、多些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2.重视学法指导
(1)重视分析,抓住关键。方程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如同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在讲授二元一次方程(组)起始课,包括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列方程)起始课时,就要重视引导学生根据题意找准等量关系,强调这是正确列出方程的关键;后面遇到应用题时,也要反复强调如何找准主要的等量关系(建议先用文字或符号写成等式的形式),对于较为复杂的数量关系,可以根据实际问题借助列表、线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能力。如本题的第(1)题,可以通过直接设(解法一)和间接设(解法二)等,一方面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围绕等量关系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题目;另一方面对比分析,优化解题方法,渗透最优决策能力和意识。
3.考题情景化
素养导向的试题会增强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典型性和适切性,提高试题情境设计水平,以生考熟。试题要用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将考查内容进行包装,坚持“信息切入、能力考查”的原则和“重基础、重应用、重时事、重生活”的特点。而落实这样的命题理念的最好素材则是概率统计题和数学应用题,所以二者的教学不能仅拘泥于教材上的素材情境,要联系当下的社会生活融入到教学中。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课本素材改编整合作业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