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_*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本文由用户“许锦晖”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3-16 10:50:26 举报文档

以下为《-学年**_*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19-2020学年**_*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写在下面表格中,每题1分.)

?

1. 下列关于我国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均半径6371千米 B.最大周长约8万千米 C.表面积6万千米 D.形状是椭圆

?

2. 在地球仪上0度经线和0度纬线相比( )

A.两者等长 B.0°没有可比性 C.0°经线长 D.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

?

3. 在图幅相同的前提下,下列地图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

A.1:*** B.1:100 C.1:***0 D.1:***

?

4. 能够确证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天圆地方

B./太阳和月亮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卫星照片

?

5. 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某某,巡天遥看一千河”吻合的是( )

A.北极点 B.赤道上一点 C.南极点 D.地球上任一点

?

6. 关于地球公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自转相反 B.自东向西 C.自西向东 D.不确定

?

7. 小明想要去上海动物园游览,要选择( )

A.比例尺较小的地图 B.上海市地形图 C.中国政区图 D.上海动物园地图

?

8. 地球的运动中北极指向( )

A.北极星 B.不固定 C.西方 D.正北

?

9. 划分地球上五带的依据是(? ? ? ? )

A.有无极昼极夜 B.有无阳光直射 C.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D.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

10. 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 ? ? ? )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 D.赤道地区

?

11. 一年中,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的这一天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

12.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的特征( )

A.等高线密集 B.等高线稀疏 C.等高线无变化 D.等高线重叠

?

13. 地球上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范围是(? ? ? ? )

A.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B.南极圈以北和北极圈以南的地区

C.极圈到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D.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

14. 如图中哪一点的纬度最高( ) /

A.① B.② C.③ D.④

?

15. 我们现在是白天,美国是黑夜的原因(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南北半球的关系 D.地轴的原因

?

16. 图例/表示的是( )

A.居民点 B.铁路线 C.国界线 D.山峰

?

17. 小华到昆明市来旅游,由于对城区交通道路不熟悉,他应该选择( )

A.昆明市政区图 B.昆明市地形图 C.昆明市交通图 D.昆明市旅游地图

?

18. 站在北极点上,脚下的任何方向都是( )

A.南方 B.北方 C.西方 D.西南方

?

19. 如果你有一个笔友在南半球澳大利亚,他们学校放寒假时间应为( )

A.1月 B.7月 C.4月 D.10月

?

20. 一年当中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经过( )

A.4次 B.2次 C.1次 D.3次

二、(运用你学会的读图技能,解答下列各题,每空1分)

?

21根据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

(1)地球的公转方向是________,地球公转引起________变化。

(2)地球公转到③时太阳光直射在________上,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__日,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时间最________。

(3)地球转到②时,时间大约是________前后,这一天黑夜和白天________(填“一样”或“不一样”)长,太阳光直射________。

(4)地球公转到①时,时间大约是________,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__日。

?

22根据经纬网回答问题: /

(1)经线指示__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

(2)最长的纬线是________纬线,是南北半球的________线。

(3)甲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

(4)0°经线又叫________。

(5)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两地。

(6)甲在乙的________方向。

(7)丙在乙的________方向。

(8)既在西半球又在北半球的是________点。

?

23看图回答。 /

(1)甲山的海拔是________,乙山的海拔是________。

(2)甲乙两个山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

(3)本图的指向标的箭头指向________。

(4)CD地形部位的名称是________。

(5)EF地形部位的名称是________。

(6)G地地形部位的名称是________。

(7)本地形中哪里可以发育河流________。(填“EF”或“CD”)

(8)要攀岩选择图中哪一点的位置比较合适________。

(9)本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2020学年**_*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写在下面表格中,每题1分.)

1.

【答案】

A

【考点】

地球的大小

【解析】

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解答】

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所以A正确,BCD错误。

2.

【答案】

D

【考点】

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解析】

在地球仪上,纬线是垂直于地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的长度不一定相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长约4万千米。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0°纬线的长度约是0°经线长度的两倍。

【解答】

地球仪是一个规则的球体,经线是连接南北极的半圆,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纬线是与经线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即0°纬线是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因此0度纬线是0度经线的2倍。所以ABC错误,D正确。

3.

【答案】

B

【考点】

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及应用

【解析】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解答】

比例尺是一个分数或比值,比值越小比例尺越小,比值越大,比例尺越大。在图幅相同的地图上,一般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对比四选项可知1:100的比例尺最大,内容最详细。所以B符合题意。

4.

【答案】

D

【考点】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体证据

【解析】

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解答】

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其中地球的卫星照片能够确证地球是球体,故D正确。

5.

【答案】

B

【考点】

地球的大小

【解析】

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

【解答】

分析题干可知,“坐地日行”是指地球的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八万某某”指路程约为8万某某(也就是4万千米),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要想“坐地日行八万某某”也就是4万千米,只有在赤道地区才有可能实现。

6.

【答案】

C

【考点】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

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解答】

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根据题意。

7.

【答案】

D

【考点】

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

【解析】

地图按的内容分为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地形图和专题地图三种。按区域范围分: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大海图、国家(地区)图、省区图、市县图等。按专题学科分:自然地图、人口图、经济图、政治图、文化图、历史图。按应用分参考图、教学图、地形图、航空图、海图、海岸图、天文图、交通图、旅游图等。选择地图时应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

【解答】

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而上海市动物园范围小,所以A不适合,D上海市动物园地图适合;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理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不能说明上海市动物园的位置,所以B不适合;中国政区图范围太大,不能显示上海市动物园的位置,所以C不适合。

8.

【答案】

A

【考点】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解析】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解答】

地球在公转时,还要绕着地轴进行自转,地轴是倾斜的,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故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

9.

【答案】

D

【考点】

地球上五带的名称及范围

【解析】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

【解答】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0.

【答案】

B

【考点】

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解析】

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寒带终年严寒,且有极昼极夜现象。

【解答】

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在五带中,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寒带终年严寒,且有极昼极夜现象。 故选B。

11.

【答案】

D

【考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某某,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2.

【答案】

A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解答】

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叠表示陡崖。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13.

【答案】

A

【考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四季的形成。

【解答】

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除了赤道,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 当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时,在南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极夜的现象。 故选A。

14.

【答案】

A

【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解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解答】

纬度的分布规律:①以0纬线(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为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向南增大为南纬,向北增大是北纬,据图可知,图中纬度最高为①,纬度最低为④,②和③位于①和④之间,所以A正确,BCD错误。

15.

【答案】

A

【考点】

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解析】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时间差异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掌握地球自转的规律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解答】

由于地球的自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地点的时刻较早,西边地点的时刻较晚。在同一时刻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有差异,所以我们现在是白天,美国是黑夜的原因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

16.

【答案】

D

【考点】

图例和注记

【解析】

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中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图例一般附在地图上。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的数字等,叫做注记。

【解答】

读题干可知,/表示山峰。

17.

【答案】

C

【考点】

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

【解析】

根据各种地图的作用来解答.

【解答】

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小华到昆明市来旅游,故可选择昆明市交通图。

18.

【答案】

A

【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解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解答】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在最终交汇于南北两个极点,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北极点的四周均是南方,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点的四周均是北方,所以A正确。

19.

【答案】

B

【考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解答】

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而且南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当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放寒假时,北半球的季节应是夏季,时间一般是6㧟8月。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0.

【答案】

B

【考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某某,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

太阳的直射点每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的移动,在南北回归线上,每年可以直射一次,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可以直射两次,因此一年当中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经过两次。

二、(运用你学会的读图技能,解答下列各题,每空1分)

21【答案】

自西向东,四季

北回归线,夏至,长

3月21日,一样,赤道

12月22日前后,冬至

【考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

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某某;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

地球公转是绕太阳旋转,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于公转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来回的移动,所以产生四季变化。

据图可知,地球公转到图中③时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此时是北半球的夏某某即6月22日,这一天是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

据图可知,地球公转到图中②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即3月21日前后,此时太阳光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据图可知,地球公转到图中①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是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

22【答案】

南北,东西

0°,分界

40°N、20°E

本初子午线

甲、乙

东北

东南

【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解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是经线,所以指示南北方向,地球仪上与经线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是纬线,所以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相互平行,长度不相等,赤道即0°纬线是最长的纬线,长度为4万千米,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此判断,甲的经纬度是40°N,20°E。

经线又叫子午线,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是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它经过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即0°经线,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据此判断,图中位于北半球的是甲和乙。

依据经纬网判断方向,甲在乙的东北方向。

依据经纬网判断方向,丙在乙的东南方向。

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0°纬线)为界,赤道以北的属北纬,所有的北纬都在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属南纬,所有的南纬都在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

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判断,图中甲山的海拔高度为1150米,乙山的海拔为1320米。

相对高度是指两地海拔高度差,由图可知,甲地海拔高度1150米,乙地海拔高度是132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150㧟1320=170米。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中,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方,所以本图的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依据位置,图中CD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依据位置,图中EF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依据位置,图中G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在山地中,山谷容易发与河流,山脊一般为分水岭。据图可知CD为山脊,EF为山谷,所以EF可以发育为河流。

攀岩是一项极限运动,一般选择在地势陡峭的陡崖地带。据图可知,图中G点为陡崖,要攀岩选择在该处比较合适。

据图可知,该图左下角为该图的比例尺,所以比例尺为1:300000。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学年**_*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