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如何结合生活化进行教学》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如何结合生活化进行教学
从2016年秋期开始,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全新改版为《道德与法治》了,这门课程和原来的《品德与生活》相比较,区别与原来的知识学习,融入了核心价值观,渗透了传统文化,体现了童心童趣,注重了学生的技能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了感恩教育和社会责任担当,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了。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更好的上好这门综合性课程呢?我觉得应该结合生活化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把课本学习与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更好地学习,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我们主要是完成人的教育,不是知识教育,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要把握教材的观点,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按照教育原理和生活规律,以指导学生的实际生活,解决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来进行设定学习目标。比如在教学《大家排好队》这节课时,一般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是: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场合应该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感受集体活动中秩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自觉维护秩序生活的美好。把教学目标生活化后,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制定出生活化的目标: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队,排队的好处,并能遵守排队规则,不插队懂得从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体验遵守排队规则的快乐。学会与人友好交往,养成排队等候的好习惯并提出解决排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生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力求对学生做出科学全面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实现教学评价的生活化。对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比如在教学《吃饭有讲究》时,我们结合学校的学生营养午餐情况,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评价,看谁吃饭时是先洗手了,看谁的饭盒洗的干净,看谁吃饭时没有讲话等等,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邀请家长到课堂,通过家长对自己孩子在家吃饭的情况进行简述和评判,也使得评价方式多元化、生活化,更好的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五、升华拓展生活化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我们除了学习教材的知识点外,还要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体验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从而丰富自身的社会体验,在博大的生活课堂中践行课堂所学,真正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真正实现了“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比如我们在教学《我们不乱扔》时,可以设计“我的观察记录”,其中包括时间、地点、观察到的不讲卫生现象以及我的建议等,通过记录身边这些不讲公共卫生的现象,同时对这些不好的现象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在恰当的时候在社会中去宣传,让大家都养成不乱扔的好习惯。
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有助于使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深奥的教学内容通俗化,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化。通过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参与中收获。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如何结合生活化进行教学》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