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本文由用户“peidong0278”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1-01 07:40:23 举报文档

以下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第一节 基本制度的概述

一、概念

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是指民事诉讼的审判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操作流程。

二、概念比较

1、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前者具体,后者抽象,前者规范审判活动(法院),后者规范整个程序公检法

2、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与民事诉讼的一般制度

第二节 合议制度

一、概念

合议制度,是指由三名以上的审判人员组成审判集体,代表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独任制,是由一名审判员组成审判庭对案件进行审理的制度。适用于简易程序和特别程序。(只适用于基层法院一审中的简易程序,在中级法院不可以有独任审理的情况)

二、合议庭的组成

1、第一审合议庭: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

2、第二审合议庭: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

3、重审合议庭:依一审程序另行组建

4、再审的合议庭:原一审的,按一审程序另行组建;原二审或提审的,按二审另行组建;

5、特别程序合议庭:选民资格案件、重大或疑难非讼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公示催告程序中申请除权判决的,应当组成合议庭。

三、合议庭的内部关系(结合人民陪审员参审)

陪审员有权利参审

四、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的关系

第三节 陪审制度

一、概念

陪审制(参审制)是指审判机关吸收法官以外的公众代表参与案件审判的制度。

二、功能

三、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2018《人民陪审员法》)

(一)陪审制适用案件范围

第15条:(1)涉及群体利益、公共利益的;(如民事公益诉讼)

(2)人民群众广泛关注或者其他社会影响较大的;(3)案情复杂或者由其他情形,需要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的。

第16条:人民陪审员与审判员组成7人合议庭:

人民法院审判下列第一审案件,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七人合议庭进行:

  (一)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社会影响重大的刑事案件;

  (二)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

  (三)涉及征地拆迁、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

  (四)其他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

第十七条 第一审刑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原告或者被告、行政案件原告申请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审判。

第四节 回避制度

一、回避制度的概念

第四十四条 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第四十五条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 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第四十七条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本院)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1.法定的当事人的更换

2.任意的当事人的更换(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诉讼担当

诉讼担当是指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因故不能参加诉讼,由与案件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以当事人的资格,就该涉诉法律关系所产生的纠纷行使诉讼实施权,判决的效力及于原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五、当事人的认定

(一)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与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有何不同:

1、有独三不可选择管辖的法院

(二)无独三

1、若没有承担民事责任,则没有上诉的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可独立提出上诉请求)

2、不得提出管辖权异议

3、不得提出反诉

(三)无独三参与诉讼

1、诉讼当事人提出

2、本人申请

3、法院依职权要求参加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10.1诉讼实现公平正义题纲
  2. 关于新《民事证据规定》理解和适用的若干问题
  3.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4. 第一章民事诉讼法概述课外阅读资料
  5.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7. 工作流程细则
  8. 民事模拟法庭剧本
  9. 刘贵祥专委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会议讲话精华提炼
  10. 民事起诉状模板
  11. 204股东可否就部分拟转让股权行使其优先购买权问题的法律调查
  12. 刑诉作业基本框架
  13. 专家证人出庭完善刑事抗辩机制

以上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