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关于华罗庚的统筹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关于华罗庚的统筹法?
统筹法编辑词条 统筹法又称网络计划法。它是以网络图反映、表达计划安排,据以选择最优工作方案,组织协调和控制生产(项目)的进度(时间)和费用(成本),使其达到预定目标,获得更佳经济效益的一种优化决策方法。 1957年,美国***Du Pont的M.R.Walker与Rand通用电子计***的J.E.Kelly为了***内部不同业务部门的工作,共同研究出关键路线方法(简记作CPM).首次把这一方法用于一家化工厂的筹建,结果筹建工程提前两个月完成.随后又把这一方法用于工厂的维修,结果使停工时间缩短了47个小时,当年就取得节约资金达百万元的要观效益。 1958年,美国海军武器规划局特别规划室研制含约3000项工作任务的北极星导弹潜艇计划,参与的厂商达11000多家.为了有条不紊地实施如此复杂的工作,特别规划室领导人W.Fazar积极支持与推广由专门小组创建的计划评审技术(简记作PERT).结果研制计划提前两个完成,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CPM在民用企业与PERT在军事工业中的显著成效,自然引起了普遍的重视.在很短的时间内,CPM与PERT就被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与科研等等复杂的计划管理工作中,随后又推广到世界各国.在应用推广CPM与PERT的过程中,又派生出多种各具特点,各有侧重的类似方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各种有所不同的方法,其基本原理都源于CPM与PERT。 CPM与PERT两种方法实质上大同小异,因此,人们把CPM与PERT及其他类似方法统称为网络计划技术,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样就可得到图7.2.1所示的生产计划流程的一个方案。 表从图7.2.1中可见,A、D、F三个项目同时开工,随后分成三条支路.先考察上、中、下三条支路上各项目总共所费的时间,具体地说,有 上支路 10+15+10=35 中支部 25+15=40 下支部 20+40=60 比较之,可见F与G两个项目合成的下支部所花时间最长。该部件生产计划的完工期实质上受F与G两个项目工时的制约。 设想一下,即使A、B、C、D、E都如期完工,但是由于F、G还在进行中,先完工的人员与设备如不及时利用只能闲置起来,造成所谓“窝工”现象,这就是生产了浪费,要是有可能重新调配力量,适当地让A、B、C、D或D、E慢点完工,同时力求F、G快点完工,那么就可能缩短工程的完工期.于是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把上支部或中支部上的资源(人员、设备等)适当抽调一部发到下支路上去,以加快完工期.当然,这里已设被抽调的资源适用于下支部上的项目。例如,设计锻模(A)的人也要会设计工装(F)。从而可以去支援F。此外,从某项目上被抽调的资源数量必须适当,抽调过多,原项目的完工时间将大为延长,反过来又会影响完工期。 因此,时间最长的那条支路对于完工期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被称为关键路线。 可见统筹法基本思想,简单地说就是:向关键路线要时间,向非关键路线要资源,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最优。 统筹法主要由互相关联的三部分内容组成: 1、统筹图概念及绘图规划; 2、统筹图各参数的计算法; 3、统筹图的调整与优化。由柳洪平创建。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关于华罗庚的统筹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