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生活中的数学-----租船问题》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生活中的数学-----租船问题》教学设计
桂阳县士杰学校 欧某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对“租船费用”问题的研究,掌握先假设再根据假设结果进行逐步调整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探究“租船费用”最省的过程,感受数据变化的规律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和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应用的灵活性、广泛性和优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
掌握先假设,再根据假设逐渐调整的基本方法。 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调整。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中央3套有一档娱乐节目叫《开门大吉》,大家知道吗?课前,我们也来玩一把《开门大吉》考考大家的耳力,看看谁反应最快? (播放歌曲伴奏) 预设: 生:《让我们荡起双桨》
2.师:同学们猜得真准,《让我们荡起双桨》是老师儿时流行的歌曲,几十年来经久不衰。你知道这首歌描写的是什么情景吗? 预设: 生:北海划船
3.师:大家想象一下,和风旭日,杨柳如茵,轻摇橹桨,泛舟河中,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呀!别光美,你知道吗?这划船里也有不少学问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租船问题》。 (板书:租船问题)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出示问题: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预设: 人数:32人 小船租金:24元/艘 大船租金:30元/艘 小船人数:4人/艘 大船人数:6人/艘
2.问: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怎样租船最省钱?
3.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同桌一组讨论一下。
4.学生反馈: 预设: 生1:可以算算每种船每个人合多少钱?再选择。 生2:可以都用小船或都用大船试一试,看看哪种方式更省钱,然后再调整。 ……
5.师:同学们都有好的想法了。你们认为哪种方法可行呢?就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计算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采样
7.合作交流:(1)问:如果都用小船需要多少钱? 预设: 32÷4=8(只) 24×8=192(元)
(2)问:如果都用大船需要多少钱?
32÷6=5(只)……2(人) 5+1=6(只) 30×6=180(元)(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为什么要5+1?)
8.比较方案: 问:通过两种方案的比较,你有什么发现?还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 生1:尽量租大船会比较合算。 生2:全租大船,但有1条大船只坐了2个人,没坐满。是不是可以再省钱?
9.问:全租大船,没坐满,怎样可以更省钱呢?小组讨论一下,试着计算出结果。 预设: 生1:把这两人安排坐一条小船就可以更省钱。 生2: 5条大船:30×5=150(元) 1条小船:24元 共花:150+24=174(元)
【设计意图】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假设的情况下,在算一算、比一比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和数学方法的灵活性,同时把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使学生先假设再调整的方法有更全面的认识。
逐步调整,深入研究
1.师:这样确实更省钱了?大家对于这个结果满意吗? 预设: 生:怎么能说明这种方案是“最”省钱的呢?
2.师:要想证明“最”你有什么好办法? 预设: 生:可以再次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预设: 生:计算人数时别忘把老师算上。 4.独立计算,集体交流: 预设: 假设都租大车: 326+14=340(人) 340÷40=8(辆)……20(人) (8+1)×900=8100(元) 假设都租小车: 340÷20=17(辆) 17×500=8500(元) 调整: 8辆大车,1辆小车 900×8+1×500=7700(元)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温故知新。合理的课堂练习有助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反思教师的教学过程,使教师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对象本身做出理性的评价。
全课总结,升华认识
1.问: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问:今天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生活中的数学-----租船问题》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