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个性发展的有为与无为研 究 生 课 程 论 文

本文由用户“陕西1区abc”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7-05 11:55:04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育对个性发展的有为与无为研 究 生 课 程 论 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

研 究 生 课 程 论 文

(2020 -2021 学年第1学期)

论文题目:教育对个性发展的“有为”与“无为”

研究生

研究生

学 号

***320



学 院

历史文化旅游

年 级

2020级



课程名称

教育学原理

研究方向

学科教学(历史)



学位类别

教育硕士

提交日期

2021年 1 月 11 日



研究生课程论文评价标准



指 标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分值)

得分







A

B

C

D





选 题

选题是否新颖;是否有意义;是否与本门课程相关。

20-16

15-11

10-6

5-0





论 证

思路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密;结构是否严谨;研究方法是否得当;论证是否充分。

20-16

15-11

10-6

5-0





文 献

文献资料是否翔实;是否具有代表性。

20-16

15-11

10-6

5-0





规 范

文字表达是否准确、流畅;体例是否规范;是否符合学术道德规范。

20-16

15-11

10-6

5-0





能 力

是否运用了本门课程的有关理论知识;是否体现了科学研究能力。

20-16

15-11

10-6

5-0





任课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总分:





XX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制

教育对个性发展的“有为”与“无为”

颜某某

摘要:教育对人影响是全面的,教育的印痕在人身上的体现应当是完整的。但是,教育对个体个性发展的作用是其最本体的使命之一。教育对个性发展的“有为”是指教育在人的个性发展中的作用。而教育对个性发展的“无为”则是教育要顺应自然,遵循人的成长与发展规律,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教育之于个性发展的“有为”与“无为”是相辅相成的,“无为”成就“有为”,“有为”是“无为”在其思考的基础上顺势而生的。教育是“有为”与“无为”的统一,面对教育现实,我们需要把握教育规律,寻找到教育中“有为”与“无为”的平衡点。

关键词:个性发展;教育有为;教育无为;学校教育

引言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本文所讨论的教育是狭义上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为”和 “无为”作为教育的两种理念,各有其侧重和不足,教育在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时应汲取二者的智慧。

教育对个性发展的“有为”

“有为”即庄子说的“有所待”,“待”就是依赖于条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缘和合”而成。教育在人的个性发展中的“有为”是指教育对人个性发展的作用。人的个性是可以认识和改变的,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人的个性形成和塑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能够唤起人的主体意识,促进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教育正是通过对人的道德、智力、能力的培养而提高人对自我的认识。教育能够尊重个体差异,促进人的独特性的形成。人的个体特征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这里侧重指人的心理发展,诸如个人兴趣、爱好、智能结构、性格、气质等方面的特征。人的遗传素质中寓含着个体差异性,但人的个体差异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小洲. 论福禄培尔的教育顺应自然思想[J]. **_*教育科学版),2000(01):45-49.

尹某某.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个性发展的影响[J].赤子(上中旬),2014(09):192.

王某某.家庭教育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J].XX***学报,2003(05):32-33.

吴某某.影响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个性教育”和“家庭教育”[J].XX***学报,2000(S1):3-5.

任某某. 试论学校教育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作用[A]. 管理科学和工业工程协会.探索科学2016年5月学术研讨[C].管理科学和工业工程协会:管理科学和工业工程协会,2016:2.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2. 我的个性研修计划
  3. 幼儿园工作计划
  4. 教育学教案范文
  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6.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7. 附件1XX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选题指南(1)
  8. 新教育随笔感悟
  9. 教师招聘重点简答题85道汇总
  10. 关于教育的讲解
  1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以上为《教育对个性发展的有为与无为研 究 生 课 程 论 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