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概论

本文由用户“doctor860517”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3-25 14:02:20 举报文档

以下为《2.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概论》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概论

日常生活活动需要认识到的第一件事,不是指向一个实质的日常活动,这个词的重点不是在日常,而是在生活。他们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发展。日常生活活动是玛利亚蒙特梭利博士设计的,它是用来帮助孩子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学习必要的生活技巧,从而形成独立的性格。他细致的观察孩子的玩耍后,发现大人的休闲与孩子的玩耍是根本不同的。他注意到孩子们喜欢重复做他手中的工作,而且在这期间他们可以长时间的集中精力在玩耍上,并且孩子们愿意模仿大人的行为,比如扫地、打扫、清洁、抽样、调查、烹饪。蒙特梭利博士认为,当孩子能够独立的完成某项工作的同时,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会形成孩子对自我的责任感。所以通过发展他们的日常生活技能,照顾自己和照顾环境,可以形成孩子对自我的责任感。

这个年龄的孩子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开始熟悉工作,许多蒙特梭利老师认为日常生活教育是所有课程的支柱,因为这些活动让孩子获得了对学习体验的初步认识。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孩子学会了使动作更优雅,提高了做有意义决定的能力,变得更加独立,最后通过练习加上孩子不断重复的自然天性,他的专注能力就会提高,这样可以培养起孩子的协调性、专注力、独立意识、和做决定的能力。

当孩子感到自然的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时,便拥有了自信。尊严来自自我照顾的能力,照顾他人和照顾环境的能力。玛利亚蒙特梭利蒙特梭利博士将日常生活练习分为4个部分,一动作控制,二照顾自己或照顾他人。三照顾环境,包括室内和室外的环境。四优雅与礼仪,这4个方面分为2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个人的孩子有动作控制的愿望,他们会把动作分解进行练习,直到掌握这个技能。第二阶段,社会性的孩子可以管理自己,有意识的帮助环境和他人完成一项共同的目标,并且帮助他人。日常生活区的初步练习,有助于刚进入日常生活练习的孩子尽快熟练的掌握生活技能,如穿衣、穿鞋、倒水、拉拉链、打扫卫生等。

我们一日生活中最基本的技能都能在这里学习到,因为这些练习将详细的技巧和行为分割开来,在孩子能够完成任务时,他们也懂得了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礼貌和优雅的行为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一日常规,首先需要的是预备一个有准备的环境,然后让孩子在其中自由的练习,这样才能在自然的状态下促进孩子内在潜能的发展。

日常生活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一日常生活教育对幼儿肢体精神精致以及道德的发展更为重要。幼儿借由日常生活的活动创造自己,致力于改善自己,使自己趋向完美。二。借着日常生活教育的学习动机和重复练习,使得孩子的动作渐趋完美,进而达到专心、协调、秩序感独立等理想。其最终目的是使个体能够正常化。孩子能集中注意力的完成工作是心智发展的重要关键。所以即使孩子在工作中出了错,也不要刻意打断他们正在进行的工作。孩子为了完成某个动作,必须依赖肌肉的运动与脑部的发展,以达到身体与脑力的良好配合。日常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训练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协调性,使孩子的动作趋于完美。

孩子进入一个新环境,通常会不自觉的东摸西处,你可不要误以为他们调皮,这可是他们建立秩序感的方法。在教室里我们借着物归原位的训练,使孩子了解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由内而外形成做事的逻辑概念。孩子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是我们无法取代的成人的重要任务,是预备环境,以吸引孩子经由工作发展自我和独立性。

蒙特梭利的第一家儿童之家,于1907年在罗马开设蒙克梭利博士,设计了很多工作,帮助孩子健康幸福感,而幸福的产生源于归属感的存在。后来蒙特佐利博士帮助孩子解决最基本的尊严问题,设计了一些工作,如梳头、擦鼻涕、洗手等,让孩子可以照顾自己,还可以照顾环境,从而建立自信,这就帮助孩子解决了最基本的尊严问题。这也是蒙特梭利博士在环境中设置日常生活的初心,给孩子提供自己穿衣服、擦鼻涕、吃饭,自己帮助自己照顾身边的人的机会。

孩子通过独立来建立自己的自尊和自信,而不是成人简单的说,宝宝你真棒,但孩子的日常确实由成人代劳,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发现他的行为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它是群体和环境的一部分,所以还要照顾和维护环境,从而发展出孩子的社会凝聚力,比如擦叶子、插花、清洁的工作,起桌子、擦画架等,都是一些维护我们日常生活的工作,也是帮助孩子发展责任感的方式。我们在他小的时候就逐步给他传达他可以承担的一些责任,随着他成长所能承担的责任也会越来越多。

为什么要从日常生活教育开始,蒙特梭利博士的第一所儿童之家开设在罗马的贫民窟里,在与儿童相处时,蒙克梭利博士发现这些孩子连擦鼻涕都不会,在那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很多儿童在家庭或者社会环境中都是没有被尊重的,他们的父母为了谋求生计,没有充分的照料它们,以致这些孩子更像是被喂养的动物。所以模特佐利博士设置了日常生活的工作,被发现这些工作可以让孩子获得最基本的尊严感,所以设置日常生活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

日常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方式去分享人类历史的进程。例如环境中有一些东西是现代社会不会再用的,例如极版等等,虽然现在生活不再使用这些工作,但是这些活动反映了人类发展的进程,人类发展的历史对孩子动作的发展也有益处,日常生活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安全感,日常生活活动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活动,这些活动是让我们从生理上和情感上都都能生存下来的活动。

生理上的生存,比如我们给自己制作食物,刷牙、洗脸等等,情感上的生存则是指日常生活活动,让我们找到群体的归属感,以及对熟悉环境产生的安全感。真实感日常生活活动建立在现实真实的基础上,孩子需要真实的工作来发展他的人格。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对这些日常生活活动表现出极大的乐趣,做不停的去重复。三熟悉感。

我们希望孩子的工作环境与其所属的文化是相通的,这些创设出来的工作是能够帮助他适应所处环境中的文化,在各个国家采用照顾环境的工具都不太一样。例如拖地在我们中国拖地是用拖把,在日本是跪在地板上用布擦,如果孩子使用与我们文化不相关的工具,那么孩子也没有办法找到归属感,因为孩子在生活中看不到这些工具也使用不到,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陌生的。

建立自信心,日常生活活动能让孩子热爱环境,从中学会照顾环境,使环境变成孩子生活中的一步。部分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之后还能照顾他人,使其意识到他自己的行为可以对他人产生影响,从而帮助孩子发展出自信与自尊。

学习基本动作的能力。蒙特梭利博士认为,儿童在完成日常生活的一系列活动时必须依赖运动,他强调儿童是通过个人努力和从事活动而得到发展的,动作是生活的基础,因此动作的发展既依靠心理的因素,也依靠身体的因素,通过运动孩子能对客观环境起作用,由此履行他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

运动不仅仅是自我的一种表现,而且是意识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因为运动是自我跟客观现实建立一种明确关系的唯一真正途径,因此运动或体力活动是智顺利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换言之,在人格形成上,所必要的身心之各方面都是由运动所促成的。

两岁多的幼儿最喜欢运动,他们最常出现的动作是往地上丢弃物品,而且乐此不疲,一丢再丢,显示肢体的活动需求。在教室里孩子不可能安静的坐着不动,尤其是致林的诱饵,因此在蒙特梭利教室里,我们提供给孩子许多活动的机会,比如在日常生活区进行来回取水的擦桌子的工作,在感官区搬运粉红塔,由大到小排列都能满足孩子的动作需求。

蒙特梭利博士说,实际生活练习是塑造儿童性格的活动,它包括激发灵感,重复动作和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微小的细节上,这是一种为适应环境而进行的有效活动,是有成果的教育的实质所在。儿童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通过手的活动才能发展自我,因此儿童需要有能使他工作的物体,以便给他提供活动的动机,但在家庭里这种需要被忽视了。

在蒙特梭利教室中,这些日常生活的教具与练习正式提供给儿童一种环境和条件,以支持和满足他们的愿望,使他们的潜力得以发挥,经验得以增长。蒙特索利博士说,其实我们不能创造天才,我们只能给每个孩子实现其潜能的机会,使他们成为一个独立有安全感且平衡的个体,让每个孩子的学习在适当的时机自然而愉悦的产生。

日常生活活动是在心智的引导下进行的,有智力参与其中,满足建构心智的能力,日常生活练习让孩子了解了人与环境的依附性,他慢慢知道在工作环境中哪些可以做哪些受限制,这使得他能够逐渐适应环境,并学着如何在环境中建构自己。

通过逻辑思考的训练,例如数学读书这类活动思考的方式与行动动机与结果,自发的行为技巧,行为的独立性和练习的选择,知道工作的完成,这些都有助于他以后智力的发展,手的灵巧度取决于孩子大脑的发展程度,就好像*_**文明的发展是相联系的,选自玛利亚蒙特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

日常生活教育的工作目的。1.秩序感,孩子们逐渐学习,使环境保持清洁和秩序,把所有的东西放在应放的位置,在教室中被教会如何小心尊重他的工作和教具,如何把教具拿到台上或桌子上,如何在用完教具后放回原来的位置,这些行为都鼓励孩子形成逻、辑思维和行为秩序感,因此这些练习都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也对孩子以后的智力发展有所帮助。社交行为在教室中的作用是促使孩子在工作的时候互相关心对方,互相关心环境。2.专注力,孩子变得愿意进行练习后,如果老师在这个时候做出的反应,能够适时适度的满足孩子的需求,那么孩子的进步是非常快的。孩子在练习的时候全神贯注的时间越久,他就越能培养自己的专注力。三动作协调。这些练习能够促使孩子去控制自己的行为,日常生活练习提供了发展孩子大脑机等和动作协调能力的机会。四独立性,通过日常生活练习,孩子学到的技能可以使他逐渐的独立。从出生开始为可以使他们达到最终的目的,独立老师需要演示给孩子怎么做,给他们适度的自由,给他们机会去工作借鉴目的。

1.精进生活的技能,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观察能力,组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完成任务的能力。2.培养社会性发展。3.培养人际关系。4.培养合作精神。3~6岁的孩子渴望为集体做贡献,建立友谊学习良好的行为和社交技巧。5.培养爱心、责任心、道德心。6.增进平衡能力。7.增进肌肉协调。8.培养写独散的能力。

日常生活教育的内容,由简某某是日常生活教育的基本原则。当孩子进入一个新环境开始探索新事物时,会发现一些活动模式是自己所熟悉的,曾在家里看国货做过,比如拿托盘取水倒水,甚至搬运桌椅等动作,但孩子的动作未必正确,因此教师必须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并引导孩子重复练习实习动作,预期协调正确。

1.优雅与礼仪。优雅与礼仪是社会行为的基本要素,如何引导幼儿将社交礼仪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行动的整合是幼儿所能做的最大努力之一。幼儿不止学习保持安静,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安静,不只学会各种问候礼仪,也知道要实际运用在生活中。他们渐渐的学会根据时间情况来使用他们已经熟练的生活技能,打招呼,门的开关,坐下、站立、感谢和道歉。咳嗽、打喷嚏、打哈欠、喝水、用餐、洗手间的使用方法,如何参与和观看别人工作,如何打断别人说话,如何拿取危险物品等都是学习的范围。

2.肢体控制,锻炼肌肉,如何使锻炼肌肉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当孩子和日常生活工作产生密切的关系后,动作教育就可以与人格教育合二为一了。幼儿的需求各有不同,我们需要借助观察来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潜能。3~6岁的幼儿喜欢趴在地上,也喜欢坐在地上,此时引导孩子盘腿做,可以使支撑身体的范围宽广线。走线活动,每一项复杂的活动都有单一的理论,要做好变化多端的动作也有一个秘诀,那就是平衡走线活动除了可以增进肢体控制能力,还能帮助幼儿保持平衡。竞技游戏另一项肢体控制活动是竞技游戏,在这项活动中,幼儿要尽可能的保持安静,透过练习渐渐达到完美。

3.动作协调,我们时常使用一些笨拙粗鲁的动作,破坏了身体的协调,使得动作显得多余懒散。透过抓倒、挤、咬、敲、夹、转、剪四等活动,帮助幼儿做好每个动作,再配合感官的运用与互助,达到动作协调。

4.自我照顾,透过种种活动帮助幼儿脱离对成人的依赖,迈向独立。我们需顺应孩子的节奏,不厌其烦的示范正确的动作,尽量减少单向直接的教导,使孩子借由练习得到自我教育的成果。两岁半到3岁的幼儿必须先学会自我照顾,我们可以引导他们使用衣食框刷牙、洗脸、梳头、洗手、剪指甲、穿脱衣服、穿脱鞋子、遮方巾、洗衣物、烫衣物、童工等工作培养照顾自己的能力,经过不断的练习修正后,动作就会更协调和正确。

5.照顾环境。如果教室有任何不妥之处,孩子就有工作可做,他们会忙碌起来。他们知道桌子上有污点,必须用肥皂刷洗,地上有水可用抹布擦拭。幼儿可以选择最适当的工具整理环境,教师应尽可能的协助幼儿,使他们能独立完成每一个动作和细节,让他们与环境产生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他们人格的养成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我们预备了除灰尘、扫地、刷桌子、洗贝壳、擦镜子、插花、洗叶子等工作,帮助幼儿在真实世界中重整秩序。

6.食物准备。综合上述的工作,我们提供了一些活动供幼儿做食物的预备,比如切苹果、削小黄瓜、包花某某、土果酱等,让幼儿借由实际的操作建立肢体控制的能力,进而肯定自我协助幼儿成长。

蒙特梭利日常生活环境设计与教具设计。我们先来看日常生活的环境设计,人通过环境使自己发展起来,并通过环境完善了自己,由于孩子受到环境的塑造,因此它需要精确确定的引导,而不是简单模糊的模式结构。我们要意识到3~6岁的孩子具有吸收性品质,因此有必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看起来完美的学习发展环境,有结构的学习环境,包括各种各样的教育器材,可以反映孩子全方面发展的各种活动,每一件东西都应该带来美感,并且符合孩子大小的尺寸,符合他们的需要和兴趣,孩子周边的物体看起来应该结实有吸引力,他们的房间应该活泼特别宜人,要说漂亮的环境和孩子的活动之间有什么教学上的关联,那是不可能的。但孩子在漂亮的环境下,比在丑陋的环境更会自发的探索。教室是专门给孩子准备的,他可以在房内到处走动说话,做任何智力和建构性的工作。有时候在合适的结构下,非常小的孩子工作中的技能和操作的准确性可以让我们感到惊讶。成人的环境是不适合孩子的,孩子必须有合适的成长环境,并把各种障碍降到最低。还有这些练习的教具来培养孩子的经历,不应该让大人成为孩子独立工作中的阻碍,也不应该用成人的方式来代替孩子的方式。是完成这些工作预备1个完备的模式环境,我们要遵循以下7个基本要素,一自由的理念,自由是必要的,因为只有提供自由,儿童才能随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工作,成人才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兴趣和活动,了解儿童的个性发展,以便随时改进环境来适应儿童的发展需要。

在蒙特梭利看来,给儿童提供自由活动的场所,有助于儿童自我训练和自我发展,它是形成人格的重要条件。虽然这些练习不是他本身所必须的运动,也不是为了某种利益,然而却是形成和谐复杂的个性的重要因素。他的社会意识将在与其他自由活动的儿童一起建立的关系中形成,儿童在学会满足自己保护和控制自己的环境中获得崇高的意识,这些都是伴随自由运动的人类协同因素。儿童从这种个性意识的发展中获得了坚持履行其任务的冲动,并在兢兢业业的完成他的进程中表现出理性快乐的冲动。

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不仅毫无疑问的自觉工作,而且还通过工作使自己的精神健全。假如它的身体沐浴在新鲜空气中,它的四肢在草地上自由果冻一样,他的生理器官将在工作中成长发育并日益强壮。因此模特福利强调在玩儿童提供具有完备材料教具的学习环境的同时,要允许儿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这样儿童会专注于自己所选择的工作,并不断的进行重复练习,知道他们的内在需要得到满足,其行为举止符合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达到正常化的标准。自由永远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儿童的自由选择往往展现了他们的内在发展的需要,成人不可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儿童身上。

蒙特梭利提到过这样一个现象,有一天儿童之家曾收到一些插图,精美的书当教师把这些书发给孩子时,孩子们是很冷淡的,因为当时孩子们正热衷于书写工作,后来尽管教师一直在努力激发孩子对这些图书的兴趣,但他们还是把这些图书收回柜子里,模特作弊写的。

如果我们匆忙的对这些儿童解释这些印刷符号,我们就可能扼杀他们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力,过早的强求他们阅读这些图画书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影响,追求这些并不很重要的东西,会削弱他们生机勃勃的心灵的能量。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书一直被收藏在柜子里,直到后来儿童对阅读感兴趣了才接触这些书。总之承认应充分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让儿童在快乐的自由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答案,使儿童在活动中学会思考,善于思索,发展他们独立自信,专注创新的精神。

结构与秩序,秩序是天国第一要领诗人波普一句话道破天津蒙特梭利教育非常重视秩序感的培养,一方面是他认为因为有了秩序感,可以减少生命的浪费,另一方面是他强调外在的秩序可以形成内在的秩序,构建清晰的逻辑思维,建立和谐的道德品格。

蒙特梭利讲到,在生命的前几年,秩序对幼儿相当重要,幼儿渴望生活在有秩序的环境里,当他获得行为的自由并跟随内在的指引,幼儿即显现出内在的纪律,这并非成人所教,因为在成长过程中饱受压制的成人,他们本身并不具有这种内在秩序。自由活动的儿童一定会从所处的环境中发现一些与自身的内在组织存在直接关系的东西,儿童的内在组织是遵循自然法则而发展的,所以环境的设置必须要与儿童的内在秩序相一致,否则将会严重阻碍儿童的发展。

蒙特梭利曾记述了一个不到一岁半的小孩的故事,这个小孩在跟随父母旅行时,总是睡在有栏杆的儿童小床上,可回到家后他跟父母一块在大床上睡,却出现了许多疾病的征兆。蒙特梭利认为这个小孩的失调可能有着某种精神的因素,于是他拿了两只枕头把他们平行铺开,它们的垂直边就形成了一张像有栏杆的儿童小床,这个小孩竟安静的睡着了,他的病再也没有复发过。在蒙特梭利看来,睡在大床上的小孩失去了从儿童小床的两边栏杆所能感觉到的那种支撑感。这种感觉的丧失导致了失调和痛苦的内在冲突,从而引发了身体上的不适。

蒙特梭利特别强调,环境必须要有秩序,所以在蒙特梭利教室里,儿童的活动都按照日常周期进行,他们的活动安排和节奏都是可以预料的,学习材料也有秩序的组织起来。儿童能在自己期望的地方找到活动材料三真实与自然。强调必须让儿童生活在现实而非虚幻的世界里。他认为儿童想象力的发展是基于感觉和真实世界的经验,而不是成人创造的虚幻世界。因此儿童手中的工作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重量,并且手感要好,以接近于生活中真实的物体。要避免使用一些具有虚幻色彩的材料,所以提供给儿童的教具应该是真实且可操作的,而且还要与儿童的身体相匹配,毛的缩率这样描述儿童之家的情景,一些跟儿童的身体相适应的物体,明亮的教室,低矮而装饰着花朵的窗户,仿制家庭家具的各种微型家具、小桌子、小扶手椅,漂亮的窗户,儿童可以方便的打开的小厨以及厨内存放的儿童可以随意使用的各种物品,所有这些东西可以看作是现实的改进与重现,将有助于儿童的发展。

不仅重视室内环境,而且重视大自然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在他看来,儿童本身就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他必须从自然中吸取自身发展做不可缺少的月牙。成人因为儿童创造接触大自然的条件,使儿童能有时间空间欣赏大自然的秩序,和谐与美,同时了解各种自然现象与规律,他进一步指出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沐浴在大自然之中,舒适的童装、凉鞋,裸露的下肢就是一种摆脱文明枷锁的方式。

既然儿童的肉体生命必然需要大自然的力量,那么他的精神生命也必然需要心灵与天地万物的交融,从而可以直接从生动的大自然的造化能力中吸取养分。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就是让儿童从事农业劳动,引导他们培育动植物病,从中思考自然理解自然。

儿童观察生命现象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权利都需要得到尊重和保护10.孩子要想共同工作时,必须要征得各方的同意,同时桌椅的摆放必须能容纳多个孩子一起工作。11.每个孩子都有权拒绝课程。12.孩子在不干扰其他人工作的前提下,可以自由观察,观察是很多孩子经常用的学习工具和学习方法。13.可以设置一些铃声,铃声响起意味着大家停止动作,大家要注意听这对引起孩子的注意宣布消息是必要的,也是一种安全预防。14.孩子不可以打断别人,必须学会等待.15.孩子不可以伤害他人或伤害环境。从孩子开始进入环境,就应该明白.16.当群组讨论时,发言前必须举手,这能够保证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自由发言,且不被他人打断。17.在集体活动中,我们通常会和孩子一起讨论制定和遵守这些制度的重要性,这样我们才可以享受我们的工作,享受我们的教室环境,积极的话语赋予哪个孩子遵守这些规则的责任,会使每个孩子愿意并坚定的遵守这些规则。18.在教室里尽快建立基本制度,会增加每个孩子的安全感,因为他们明确了目标,因此孩子们就不会过多的担心,而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手头的工作上。19.最后孩子是环境的保护者,孩子一旦接受并内化这些基本制度,教室里就会呈现出一种轻松舒适的气氛好的。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2.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概论》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